我国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规则的冲突及具体适用
本文选题:民事法律行为 切入点:效力规则 出处:《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摘要】:《民法通则》、《合同法》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规则,存在概念不科学、国家干预程度过高、效力规则类型不足,弹性不够,以及部分规则不当等问题。《民法总则》正视这些问题,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隐藏行为、虚假行为,因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一方欺诈和第三人欺诈行为,一方胁迫和第三人胁迫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恶意串通行为,无权代理行为,法定代表人越权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问题,均作了明确的规定。《民法总则》的这些新规定,与《民法通则》、《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在司法适用中,应当秉持新法优于旧法的法律适用原则,区分具体情形,确定应当适用的法律规范。
[Abstract]: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the effective rules of civil legal acts stipulated in contract Law have unscientific concepts, too high degree of state intervention, insufficient types of effective rules, and insufficient flexibility. And some problems such as improper rules.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to face these problems, to do civil legal acts against persons with no capacity for civil conduct, to restrict civil legal acts carried out by persons with capacity for civil conduct, to conceal acts, and to act falsely, Civil legal acts carried out as a result of major misunderstandings, fraud by one party and fraud by a third party, coercion by one party and coercion by a third party, civil legal acts that are manifestly unfair, civil legal acts that violate the compulsory provisions of the law and violate public order and good morals, The validity of civil legal acts carried out by malicious collusion, unauthorized agency, legal representative and so on has been clearly stipulated. These new provisions of the General provisions of the Civil Law, There is a certain degree of conflict between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contract Law and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In the judicial application,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that the new law is superior to the old law, distinguish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and determine the legal norms that should be applied.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民法学研究会;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科研课题《编纂我国民法典的重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5JJD820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利民;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反思[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李小华,王曙光;民事法律行为不仅为表意行为[J];法学;2001年12期
3 刁胜先;我国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的比较与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4 姚华;论民事法律行为成立和有效的价值取向[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王辉;民事法律行为[J];湖南农业;2005年10期
6 王海燕;;论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其理论意义[J];辽宁警专学报;2006年01期
7 陆岳松;;对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的质疑[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黄娟;;民事法律行为的缺陷与出路[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8年12期
9 尹广甜;;对民事法律行为本质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年16期
10 寇芳;;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J];知识经济;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凯;;民事法律行为在税法中的效力[A];财税法论丛(第7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民事法律行为应具备哪些条件?[N];解放日报;2003年
2 郝如峰;民事法律行为成立与生效的联系与区别[N];江苏法制报;2006年
3 ;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应了解的法定事项[N];福州日报;2006年
4 胜林 东山 汉腾;怎样处理效力未定的民事法律行为[N];广西政法报;2003年
5 胜林 东山 汉腾;怎样处理有瑕疵的民事法律行为[N];法制日报;2002年
6 张建明;探析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之条件[N];江苏经济报;2003年
7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米 健;论“民事法律行为”命名的谬误[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蒋惠兴;单方出具欠条或借条应是双方民事法律行为[N];江苏法制报;2006年
9 陈军;浅析被执行人赠与行为的法律效力[N];江苏经济报;2007年
10 李承运;“网上碰瓷”屡见不鲜亟待整治[N];人民政协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雪婷;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7年
2 付建平;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制度的法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晚梅;论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帆;表见民事法律行为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梁晓敏;论现代科技进步对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6 余宗良;民事法律行为概念之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6641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664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