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评《合同法》与《联合国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合同形式的冲突与协调

发布时间:2018-03-27 19:47

  本文选题:涉外经济合同 切入点:合同形式 出处:《现代法学》1999年04期


【摘要】:本文提出新《合同法》的买卖合同形式规定已经与《联合国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以下简称《公约》) 的规定相吻合,因而,,应撤销基于旧合同而对《联合国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声明保留的内容。此外,文章还对国内法与国际条约的四种关系模式及我国立法的取向进行了论述。
[Abstract]:It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at the terms of the new contract Law for the sale of goods have been consistent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Sale of good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Convention). The contents of the declaration on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Sale of goods based on the old contract should be revoked. In addition, the article also discusses the four mode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domestic law and international treaties and the orientation of our country's legislation.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福建厦门361005
【分类号】:D923.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远;合同成立、合同生效与合同有效辨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2 邢洪涛,班永陟;GATT第20条b、g款适用的限制及其发展趋势——对海龟案的分析[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王德山;论赠与人的责任[J];政法论坛;2000年05期

4 白桂梅;国际强行法保护的人权[J];政法论坛;2004年02期

5 张明远,司玉琢;世纪之交海商法走势探析[J];中国海商法年刊;1997年00期

6 孔东菊;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之比较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张家盛;再论合同法的情势变更原则[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赵金龙;合同变更的缔约过失责任问题[J];河北法学;2000年03期

9 李克武;关于违约赔偿的“可预见性”限制规则之我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李莲叶;建设工程合同若干问题探讨[J];经济经纬;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中军;;不平等条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之一——条约概念与近代中国的实践[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2 温树斌;;关于国际法“法律性”的辩证思考——理论和实践的视角[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3 孙章季;;国际法与和谐世界的构建[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4 张华;;论尊重人权作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影响[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5 黄素梅;;论迟到的保留[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6 蔡先凤;;核损害民事责任的国际法基础[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7 雷益丹;;《建立欧洲宪法条约》:迈向欧盟的宪政和谐[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8 张勉励;;关于新中国处理中英旧条约之初探[A];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林鹏鸠;;中国无单放货有关法律问题研究[A];中国律师2002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顾滢璐;;试论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若干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慧;以条约为基础的投资者与国家间仲裁机制的评判[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2 邢立娟;美国对外贸易法的政治经济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3 蔡先凤;核损害民事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张炳生;知识产权出资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王勇;条约在中国适用之基本理论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王玫黎;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岳树梅;国际能源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文同爱;环境法保护对象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阮传胜;恐怖主义犯罪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10 戴德生;国际贸易体制中的劳工标准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彪;定期租约下合同终止问题探讨[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2 闫新;论提单仲裁条款的效力[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3 王亚南;跨国银行破产的法律冲突与协调[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4 熊伟;国际项目融资中的独立担保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5 张颖;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法律地位及其责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6 戴菲菲;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的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7 马姗;船员权利保障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8 李展作;论条约在中国国内的司法适用[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9 黄轶;《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2007年修订版)》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10 董召奎;我国税收立法体制完善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惠祥;合同形式初论——兼谈标准合同问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02期

2 倪文进;基本建设合同形式及其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3 张坦;论合同形式[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4 刘健;论改革我国合同形式制度[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2期

5 李庭鹏;书面合同之比较研究──对我国合同形式立法的一点建议[J];学术探索;1996年03期

6 何红锋,陈跃东;对我国合同形式立法的反思[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5期

7 李巍,戴孟勇,杜雪晶;关于合同形式的若干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8 蒲鹏英,余贵林;试论合同形式[J];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05期

9 白海岩;论合同形式的重要性[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10 杜涛;合同形式的法律效力[J];中国律师;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鲁明;王孝平;;加盟连锁——流通体制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A];“羊城杯”深化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周绍泉;;明清徽州契约与合同异同探究[A];第五届中国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中国明史学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C];1993年

3 ;《建设工程招标实务》前言[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分会十周年纪念专集(1993-2003)[C];2003年

4 白小燕;;我国的电子商务与法律[A];’2004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姚宗国;吕群蓉;;要式欠缺合同效力之补救探析[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张颖;叶金花;;论要式欠缺对合同效力的影响[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王汝现;;供应链协调理论的发展[A];第三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于英滇;;试论拖航合同与定期租船拖航合同法律关系之异同[A];救捞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卫琳;赵定涛;梁j;;我国合同秩序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上)[C];2005年

10 朱军;;电子合同的相关法律问题[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2005)——电子法与电子商务时代的传统知识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四宝;涉外经济合同如何适用新合同法[N];国际商报;2000年

2 致富;带领茶农闯市场[N];中华合作时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窦红梅 通讯员 杨渭源;供用水合同遭质疑[N];北京日报;2001年

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沈木珠;中国电子商务立法再探讨[N];人民法院报;2001年

5 韩晋中 许成兆;渝怀铁路勘测设计合同签订[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6 付强;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鉴定[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7 赵秉志 肖中华;合同诈骗罪中的疑难问题[N];检察日报;2002年

8 蔡达莉;建议撤销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11条的保留[N];人民法院报;2002年

9 丁一;国际石油合作合同(一)[N];中国矿业报;2003年

10 丁一;国际石油合作合同(二)[N];中国矿业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洪;合同形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常中阳;公司债务融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国辉;论合同形式法律强制的限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金荣标;合同形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李程;合同法定形式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马丁;论法律对合同的形式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贾春雨;论合同形式的法律效力[D];吉林大学;2005年

6 廖勇;电子格式合同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05年

7 杨文成;国际石油合作开发合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隋瑜培;英美反欺诈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韩子清;论合同的法定形式[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李鹏举;形式要件对合同效力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72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672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8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