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论信息时代个人信息权的私法规制

发布时间:2018-06-17 17:07

  本文选题:信息时代 + 个人信息权私法规制 ; 参考:《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摘要】:信息时代个人信息侵权行为迅速增加,影响个人生活安宁,损害个人人格尊严,影响社会安定和国家安全。立法者应当通过法律配置,在不侵犯信息主体人格尊严的前提下,促进信息资源的合理、畅通的流动,以合理回应信息社会的需求。虽然个人信息也承载着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但其主要还是一种私益,只有对个人信息提供充分的私权保护,才有利于从根本上保护公共利益。个人信息权的私法规制通过人格权法、侵权责任法、合同法完成。通过人格权法确认个人信息权,侵权责任法和合同法保护个人信息权,有利于保护个人权利,同时促进信息的共享与自由流通,推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良性发展,并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Abstract]: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infringement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increases rapidly, which affects the peace of personal life, the personal dignity, social stability and national security. Legislators should promote the rational and unimpeded flow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order to respond to the need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through legal allocation and without infringing upon the human dignity of the information subject. Although personal information also bears public interests and public security, it is mainly a private interest. Only by providing adequate private protection to personal information can it be beneficial to protect public interests fundamentally. The private law regula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right is accomplished by personality right law, tort liability law and contract law. The right to personal information is confirmed by personal right law, and the right to personal information is protected by tort liability law and contract law,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protection of individual rights, and at the same time promotes the sharing and free circul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promotes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e-government. And set up a good international image,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课题(DL13BC01) 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环境法基地研究成果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12544015)
【分类号】: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贺栩栩;;比较法上的个人数据信息自决权[J];比较法研究;2013年02期

2 杨立新;;“速度与激情”事件引发的民法思考[J];河北法学;2012年02期

3 邵国松;;“被遗忘的权利”:个人信息保护的新问题及对策[J];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4 梅绍祖;个人信息保护的基础性问题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石佳友;;网络环境下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6 严鸿雁;;论个人信息权益的民事权利性质与立法路径——兼评《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的不足[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年04期

7 徐兟;;论公共行政领域个人信息权的保护[J];学术论坛;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蒋永福;;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若干重大问题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8年02期

3 何建邦;吴平生;曹彦荣;余旭;;浅谈地理信息资源产权[J];地理信息世界;2007年06期

4 洪海林;;信息时代的个人信息危机与法律保护[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倘军伟;;从财产观的嬗变看信息财产权构建之可能性[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王姝;;我国个人信息的保护与合理利用问题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周昕;;从奥巴马当选看网络环境对民主制度的影响[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周昕;;“云计算”时代的法律意义及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对策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佟小雯;;网络民主平民化何以可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5期

10 张甜甜;;档案开放利用中个人信息保护之管见[J];档案管理;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崔雪丽;;隐私权与相关权利的冲突及其解决[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王耀东;;转基因食品知情权的正当性[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3 王强;;出入境边防检查中个人信息使用与法律保护[A];21世纪出入境(移民)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肖登辉;;行政法视野中的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兼论个人信息保护法与行政信息公开法的关系[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君玲;网络表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于海防;数据电文民事法律制度基本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姚岳绒;宪法视野中的个人信息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夏源;新媒体政府规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李明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法律责任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6 苑书涛;请求权基本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曹伟;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反思与超越[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何炼红;工业版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洪海林;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谭华霖;知识产权权利冲突论纲[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海宁;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陈丽丽;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姚春;论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宜群;论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信息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郑先彬;版权法下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应云总;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莫亚之;论信息低保制度[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李冀君;中欧知识产权贸易摩擦及中国对策[D];湘潭大学;2010年

9 高麟;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客观要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周鸿程;政府管理中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立新;论人格利益准共有[J];法学杂志;2004年06期

2 马俊驹;;关于人格权基础理论问题的探讨[J];法学杂志;2007年05期

3 王利明;;隐私权概念的再界定[J];法学家;2012年01期

4 齐爱民;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示范法草案学者建议稿[J];河北法学;2005年06期

5 胡建淼;马良骥;;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法律新课题——《个人信息保护法》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年06期

6 周健;美国《隐私权法》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J];情报科学;2001年06期

7 齐强军;齐爱民;陈琛;;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权利基础[J];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8 毛剑;李坤;徐先栋;;云计算环境下隐私保护方案[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0期

9 王利明;;隐私权的新发展[J];人大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10 赵宏;;作为客观价值的基本权利及其问题[J];政法论坛;2011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杨立新;[N];检察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素梅;论我国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D];暨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亮;;信息时代情报战发展的新趋势[J];情报探索;2006年04期

2 傅霄汉,马宁;谈公安院校教师如何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J];辽宁警专学报;2004年03期

3 史舒人;信息时代公务员的信息素养[J];求实;2004年S3期

4 李清平;;试论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J];法制与社会;2008年33期

5 易平;;信息时代社院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甘能;;团务宣传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1年12期

7 汤珊红;许儒红;侯勤;;大数据:信息时代大国技术竞争新领域——美国大数据研发[J];国防;2013年02期

8 张福炎;;抓住机遇,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J];群言;1996年08期

9 王勉;;信息时代莫忘老年人[J];老人天地;2003年05期

10 狄彦芳;;知识经理:信息时代企业的新领导岗位[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付晓燕;;信息时代的图书馆——挑战和机遇[A];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与全国图书馆部室主任工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胡春艳;;网络信息时代我国公共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A];湖南省第六届公共管理论坛会议资料[C];2007年

3 罗沛霖;;信息时代的来龙去脉和后因特网时期[A];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大会报告汇编[C];2003年

4 王湘燕;;信息时代医院图书馆的内涵建设[A];2011年全国医院情报图书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周明强;付伊;;信息时代报刊语言的语法特点与规范[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煜;;信息时代的学习与创新[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4:数字时代图书馆的创新与共享[C];2008年

7 张书成;李珍媛;;信息时代地学期刊的作用[A];超越平凡——2004'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文萃[C];2004年

8 米宝山;唱瑞芬;;设计的起点——寻找人的新需求[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文方;易春燕;;网络信息时代下我国体育慈善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10 杨丹阳;吕心;;网络信息时代下高校学报的核心竞争力[A];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第7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龚丹韵;信息时代:一边害怕,一边期待[N];解放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吴宏林;沿黄百姓“飞”进信息时代[N];宁夏日报;2012年

3 朱玛;信息时代的感情浓度[N];经济日报;2013年

4 龚媛芝;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N];湖北日报;2014年

5 李世东;人类正迈入“六个第一”的信息时代[N];学习时报;2014年

6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任守榘:信息化所要求的方式与方法[N];科技日报;2001年

7 晓光;信息时代亟待信息“唤醒”[N];科技日报;2006年

8 邢台市电大 赵立允;信息时代呼唤信息素养[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9 苏恩泽;放眼世界铸造新型人才[N];解放军报;2006年

10 朱文;走进信息时代[N];中国档案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波涛;信息时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效艺;信息时代下提升党的宣传力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庄莉莉;信息时代影院建筑功能扩展及空间设计手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朱悦;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2年

5 向雯;信息时代文识性培养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小枝;试论信息时代的伦理道德建设[D];湖北大学;2011年

7 曾宪瑛;基于信息时代的期刊编辑信息素养的提高方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徐宁;论信息时代展示设计的发展趋势[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0年

9 王烨琨;个性化传播:后信息时代的主流传播[D];辽宁大学;2011年

10 杨玉海;信息时代我国网络舆论监管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317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0317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1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