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示条款法律问题探析
本文选题:默示条款 + 合同解释 ; 参考:《法学论坛》2004年01期
【摘要】:默示条款法律制度,虽为英美法系所特有,但究其实质,乃一种合同解释的有效路径,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合同漏洞的补充方法。故大陆法系虽没有这样明确的制度,但其相关的漏洞补充的合同解释方法却毫不逊色,可谓虽无默示条款之"名",但却有默示条款之"实",二者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拟以此为出发点,联系大陆法系的合同解释(漏洞补充)方法,探析英美法默示条款制度有关法律问题,以资完善我国合同法上合同解释制度之借鉴。
[Abstract]:Although the implied clause legal system is unique to the Anglo-American legal system, its essence is an effective way of contract interpretation and, more precisely, a supplementary method of contractual loophole. Therefore, although there is no such clear system in the civil law system, the contract interpretation method of the relevant loophole supplement is not inferior. Although there is no "name" of the implied clause, there is the "reality" of the implied clause.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take this as the starting point, in connection with the contract interpretation (loophole supplement) method of the civil law system, probes into the leg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implied clause system in Anglo-American law,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contract interpretation system in the contract law of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尹田;论涉他契约——兼评合同法第64条、第65条之规定[J];法学研究;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小红;论私法的强行性规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李明发;;信用制度的民事法律保障机制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孔东菊;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之比较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李青,翁焱;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国际比较及具体形态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陈宏伟;民法中意思表示错误类型及其救济方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李腾宇;论缔约过失责任法律制度[J];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7 李敬从;论不真正连带债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8 胡建淼;杨登峰;;有利法律溯及原则及其适用中的若干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李伟;试析合同无效时返还财产的法律性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03期
10 董玉庭;董进宇;;刑事自由裁量权负效应及其克服[J];北方论丛;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焦晓菲;;论经营服务者的安全保障义务[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林国荣;;侵犯著作权的构成要件——侵犯著作权的法律问题研究之一[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陈松;;船舶经营人在船舶碰撞中的法律地位[A];山东航海学会、山东海事局2007年度优秀论文专刊[C];2007年
4 吴清旺;;论我国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于信州;曾江波;;保险标的、保险利益与保险契约之标的[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6 孙卫星;;浅议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张颖;叶金花;;论要式欠缺对合同效力的影响[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姜丛华;朱宁;;预约研究[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9 吴旭;黄嘉琳;;物权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李丹;;“谁漏油,谁赔偿”原则合理性分析[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生长;仲裁与调解相结合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2 李伟;创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邢颖;禁止证券欺诈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杨汉平;政府采购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音正权;刑法变迁中的法律家(1902--1935)[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周昀;反垄断法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陈东;论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D];厦门大学;2001年
8 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李晓龙;大型机电工程项目索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嘉宏;国际货物买卖中出卖人的品质担保责任[D];苏州大学;2005年
2 李巍;论责任保险人的抗辩义务[D];吉林大学;2005年
3 邢彬;人身保险上的保险利益原则[D];外交学院;2000年
4 李军;提单仲裁条款效力若干问题的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0年
5 李斌;有关合同法中显失公平规则的探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6 吴晓明;行政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邓立强;代理权若干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朱友军;政府采购立法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赵国平;房地产登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聂毅;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慧;;契约自由的司法境遇——法律方法如何拯救意思自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04期
2 刘娅蓓;;论马来西亚产品责任中的契约责任[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6期
3 王绪花;王朗;;浅谈格式条款——从“最终解释权”入手[J];法制与社会;2011年18期
4 蓝海;;合同法鼓励交易立法宗旨适用分析[J];柳州师专学报;2011年04期
5 陶俊杰;;对格式条款解释问题的思考[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彤海;;关于合同解释的理论与实践——以案例为视角[A];全国律协经济专业委员会2010论坛(成都)论文集[C];2010年
2 杨俊波;;揭开合同的面纱[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3 吕来明;郝春峥;;商事合同制度适用初探——兼谈“商事通则”中商行为一般规则的建立[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4 范一丁;;论合同错误的律师控制[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5 钱锦宇;赵海怡;;情势变更原则的理论反思及经济学视角的分析[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五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合同解释的原则[N];天津日报;2004年
2 王良元;合同解释与合同误解之区别[N];人民法院报;2005年
3 李显先 吴东强;合同漏洞补充与合同解释之区别[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红复 张明(作者单位:江宁县法院);析合同解释规则的正确适用[N];江苏法制报;2000年
5 陈欣;美国有关保险合同解释的两种法理学派[N];中国保险报;2008年
6 王丽萍 李燕;论格式条款的解释[N];人民法院报;2000年
7 陆正勤;刍议合同解翻译制度中习惯解释规则的运用[N];江苏法制报;2006年
8 厦门海事法院 张希舟;合同解释应坚持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相结合[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熊拥政;最终解释权 违法在哪里[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4年
10 本报评论员 周飙;后悔权不适合于房产交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周艳;合同解释论[D];吉林大学;2006年
2 张梦s,
本文编号:21000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100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