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要物合同”概念之探究

发布时间:2018-07-05 19:54

  本文选题:契约法 + 罗马法 ; 参考:《比较法研究》2011年04期


【摘要】:正在我国民法上,要物合同是一个相当特殊的范畴。其特殊性至少有二:其一,在"契约自由"早已成为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理念的今天,合同的诺成性已成为合同的基本属性和效力基础,在此背景下,要物合同不仅显得"形单影只",而且还与合同法的体系脉络显得格格不入,似乎成为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其二,作为我国民法继受而来的一个概念,
[Abstract]:In the civil law of our country, the contract of goods is a quite special category. There are at least two particularities: first, "freedom of contract" has already become a basic concept of civil law in our country today, the promise of contract has become the basic attribute and effective basis of contract,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contract is not only "single", but also incompatible with the system of contract law, and seems to have become a disharmonious note; second, as a concept of our civil law,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
【基金】:“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资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朱庆育;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J];比较法研究;2004年01期

2 李永军;契约效力的根源及其正当化说明理论[J];比较法研究;1998年03期

3 张鸿兵;诺成性是合同的基本特性[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4 陈小君,易军;论我国合同法上赠与合同的性质[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徐涤宇;合同效力正当性的解释模式及其重建[J];法商研究;2005年03期

6 王洪;;要物合同的存与废——兼论我国《民法典》的立法抉择[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郑永宽;;要物合同之存在现状及其价值反思[J];现代法学;2009年01期

8 张力;;实践性合同的诺成化变迁及其解释[J];学术论坛;2007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庆育;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J];比较法研究;2004年01期

2 姚新华;契约自由论[J];比较法研究;1997年01期

3 郑云瑞;西方契约理论的起源[J];比较法研究;1997年03期

4 李永军;契约效力的根源及其正当化说明理论[J];比较法研究;1998年03期

5 徐涤宇;非常损失规则的比较研究——兼评中国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中的乘人之危和显失公平[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李盾;我国赠与合同的实践性与诺成性探讨[J];法学评论;1999年05期

7 龙著华;论赠与人的撤销权[J];河北法学;2000年03期

8 葛承书;实践合同观应予否定[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9 徐涤宇;合同概念的历史变迁及其解释[J];法学研究;2004年02期

10 薛文成;关于赠与合同的几个问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婷;;论契约正义的本质[J];法制与社会;2008年33期

2 孙学致;;契约的正义——读《法律、立法与自由》札记[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04期

3 马俊驹,,陈本寒;罗马法契约自由思想的形成及对后世法律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4 白晨航;;契约自由原则的兴起与衰落[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郭伟伟;;论罗马法的契约与德国法的法律行为的异同[J];法制与社会;2009年12期

6 姜栋;;论罗马法契约制度的发展[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陈刚;;自然法·所有权·契约观念——罗马法的精神[J];江苏社会科学;1990年05期

8 孙鹏;契约法的现代发展——走向21世纪的中国合同法[J];现代法学;1998年04期

9 杨立政;;浅谈法律行为制度在罗马法中的雏形[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06期

10 郑华聪;;契约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俊;张天杰;;试析罗马法在法律行为制度产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2 包恒;;传统中国法律中的契约自由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概念及其演变[A];中华法系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3 马旭东;;试论罗马法对伊斯兰法的影响[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汪巧稚;;契约正义与契约自由及其限制[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5 吴斌;陈慧;;盐业契约自由与国家干预之初探[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三辑)[C];2008年

6 侯国跃;;关于合同概念与《合同法》适用对象的思考[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7 顾长浩;马贝艺;孙贤程;;建设工程承包款的优先受偿权——对《合同法》第286条立法原义的思考[A];2000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0年

8 张志国;;试论合同法的实施对于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影响[A];中国律师2002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张麦昌;;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及其实现——兼谈《合同法》第286条的理解与适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吴清旺;;论我国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最高人民法院 虞政平;契约成立制度的历史演变[N];人民法院报;2010年

2 李爱年;合同法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N];湖南日报;2003年

3 徐涤宇 黄美玲;立足国情科学借鉴罗马法[N];人民日报;2011年

4 陈夏红;中国“罗马法的活字典”[N];法制日报;2004年

5 吴晨光;“老兵不会死去,只会默默地消逝”[N];南方周末;2004年

6 资琳;契约的死亡与重生[N];检察日报;2005年

7 华东政法学院 朱淑丽;罗马法的特质[N];人民法院报;2005年

8 吴志攀;秩序社会的契约化思考[N];法制日报;2002年

9 马俊驹;经济学视野下的契约法研究[N];光明日报;2007年

10 记者奚平;罗马法已成中国民法法典化重要参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卉青;宋代契约法律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2 杨卉青;宋代契约法律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3 李倩;民国时期契约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王洪;合同形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张永华;民法的自然法学基础[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席志国;契约自由视角下的损害赔偿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覃远春;民法自然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孙晓光;罗马法与近代民法的伦理基础[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李声炜;契约自由研究——一种制度经济学的解释[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旺;论要物契约[D];湖南大学;2010年

2 陈旺;论要物契约[D];湖南大学;2010年

3 段程瀚;论契约法由近代向现代的嬗变[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4 矫昌奉;浅析西欧中世纪对罗马法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冰雪;试论罗马法对苏格兰的历史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陈观林;罗马钱币的社会文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沈建峰;论罗马法上的原因理论及其在德国法上的变迁[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余宗良;民事法律行为概念之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9 袁蓥;论民法的人文气质[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史会明;英德两国法律演进道路之比较[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01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101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8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