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劳务派遣协议法律性质的界定

发布时间:2018-11-12 09:14
【摘要】:因对劳务派遣协议的法律性质定位不明确,导致劳务派遣立法理念和具体规范均出现偏差,如认为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存在单独的纠纷,用工单位负协助处理义务,用工单位只有在标准劳动关系中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下才能退回劳动者。劳动关系建立、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合同可以统称为劳动关系领域的合同,包括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领域的其他合同。劳务派遣协议应是劳动关系领域的其他合同,其法律适用原则是《劳动法》有规定适用《劳动法》的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合同法的规定。
[Abstract]:Because the legal nature of the labor dispatch agreement is not clear, it leads to the deviation of the legislative concept and the specific norms of labor dispatch. If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re is a separate dispute between the employer and the dispatched worker, the employer has the obligation to assist in handling the problem. Employment units can be returned to workers only if they can terminate the labor contract in standard labor relations. The contracts that appear in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ment and operation of labor relations can be referred to as contracts in the field of labor relations, including labor contracts and other contracts in the field of labor relations. The labor dispatch agreement should be other contracts in the field of labor relations, and the principle of application of the law is that the Labor Law provid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bor Law, and the provisions of the contract Law can be applied if there are no provisions.
【作者单位】: 嘉兴学院文法学院;
【分类号】:D9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姜华;宋洁;;雇佣关系的法律调整[J];中国律师;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会;;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之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2 张群;;南京国民政府住宅立法研究——以土地法为中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3 刘源;;我国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完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方新军;;对我国合同法第402、403条的评说——关于两大法系代理理论差异的再思考[J];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02期

5 王慧;;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买方“拒受权”辨析[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6 白彦;独立担保制度探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王全兴;黄昆;;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若干规则[J];北方法学;2009年03期

8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性质辨析——兼评我国企业劳动规章法律制度[J];北方法学;2009年03期

9 王天玉;;就业权:理论、制度与类型[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朱伯玉;“买卖不破租赁”的法理学分析[J];商业研究;2003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峰;;CISG中卖方的“货物与合同相符”义务[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2 陈业宏;肖蓓;;外资并购中国企职工劳动就业权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志文;;论建造中船舶及所有权归属[A];现代船舶机电维修技术(2005)[C];2005年

4 吕金朝;;论未续签合同劳动关系的性质及法律责任[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李培智;;劳动关系概念论纲[A];京津冀和谐劳动关系论坛暨河北省法学会劳动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秀敏;;《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A];京津冀和谐劳动关系论坛暨河北省法学会劳动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董保华;;论劳务派遣立法中的思维定势[A];首届江浙沪劳动法论坛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周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动契约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郑启福;中国合会法律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俊强;目的港受领迟延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孙光;海运货物留置权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宋云博;国际货物销售合同违约责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龙帝(Mr.Vitoonthep Nawadejo);劳动规章制度立法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唐峰;纠纷和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吴志宇;住房置业担保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凝;;对劳务派遣员工和派遣组织的激励方法[J];经营与管理;2011年11期

2 张佳;;刘某要求劳务派遣公司支付赔偿金案[J];工会博览(社会版);2009年07期

3 刘佳;;损害派遣工利益 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谁担责?[J];劳动保障世界;2014年03期

4 晓东;;劳务派遣中的连带责任如何界定?[J];劳动保障世界;2010年01期

5 李伟;;正确使用劳务派遣[J];人力资源;2011年09期

6 张阳;潘东燕;;劳务派遣中的连带责任如何界定?[J];管理@人;2009年09期

7 戴安莉;;通讯企业劳务用工管理探析[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生泉 记者 赵垒;无锡国旅参与世博大型服务项目[N];中国旅游报;2010年

2 任波;秦都以劳务派遣为重点提升劳务输出水平[N];咸阳日报;2008年

3 李洪煊;博实股份IPO劳务派遣疑云规范治理或存瑕疵[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4 主持人 鲁志峰;劳务派遣员工的退工条件如何约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年

5 通讯员 胡边江;博乐市职业培训架致富金桥[N];博尔塔拉报;2008年

6 明江 迎春 静观;凌源劳务输出尝试重大改革[N];朝阳日报;2007年

7 记者沙星海;派出务工“娘家”撑腰[N];平顶山日报;2010年

8 山东省章丘市人社局 吴春明;法规落实应当把握关键点[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4年

9 本报法律服务中心 白永亮;新法背景下“劳务派遣”定义亟须梳理[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4年

10 司法部《中国司法》杂志总编 刘武俊;为实现同工同酬撑开法律保护伞[N];福建日报;2014年



本文编号:2326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326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a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