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论债权二重让与通知对第三人的效力

发布时间:2019-01-04 07:41
【摘要】:债权二重让与是指让与人与受让人签订让与合同将债权让与受让人之后,又约定将同一债权再让与第三人的制度。债权二重让与通知系观念通知,债权人或受让人、债务人为通知义务人和相对人。债权让与制度的设立,适应了债权资本化和债权自由流通的要求,有利于市场交易的推进和经济的发展。结合我国合同法的现行规定(通知生效主义),借鉴法、意两国为代表的通知优先主义模式,有助于我国债权二重让与通知效力具体处理模式的构建。
[Abstract]:Double assignment of creditor's rights refers to the system that the transferor and the transferee sign a contract to transfer the creditor's rights to the transferee and then agree to transfer the same creditor's rights to a third party. The notice of double assignment of creditor's right is a notice of concept. The creditor or assignee, the debtor is the notifying obligor and the relative party. The establishment of creditor's right transfer system adapts to the requirement of capitalization of creditor's rights and free circulation of creditor's rights,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promotion of market transa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provisions of contract law (Notification effectivism), the notification preference model represented by Italy and Italy is helpful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ecific treatment model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ouble assignment of creditor's rights in China.
【作者单位】: 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分类号】: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白彦,林海权;债权让与制度若干问题研究[J];政法论坛;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传才,凌艳传;论缔约过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张颖杰;论国企改制的产权构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张蓉;试析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与意思自治的关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陈宏伟;民法中意思表示错误类型及其救济方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李清池;;作为财团的信托——比较法上的考察与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马力,李国强;论保险合同的有利解释原则[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朱庆育;权利的非伦理化:客观权利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命运[J];比较法研究;2001年03期

8 曾尔恕,黄宇昕;中华法律现代化的原点——沈家本西法认识形成刍议[J];比较法研究;2003年04期

9 朱庆育;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J];比较法研究;2004年01期

10 唐莹;论意思表示错误——中德民法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颖;叶金花;;论要式欠缺对合同效力的影响[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徐念沙;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邓辉;论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王宝莅;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叶明;经济法实质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6 谢永江;资产证券化特定目的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费安玲;著作权的权利体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李声炜;契约自由研究——一种制度经济学的解释[D];吉林大学;2004年

9 章礼强;民法本位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10 刘楠;法律的确定性问题[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旭峰;物权行为理论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李迎宾;我国村民自治组织行政主体地位之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杨鹏慧;论合同法的形式理性[D];厦门大学;2001年

4 张焱;论对格式合同进行限制的理论根据[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5 邓晓霞;法人权利能力范围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6 张悦;赠与人任意撤销权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盛蔚;合同成立与生效之检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于猛;公司内部人员短线交易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王长发;合同解除溯及力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10 肖伟志;WTO与我国公共企业规制之立法对策[D];湘潭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成涛;信用权将成独立人格权[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覃侃;“通知删除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卢丽城;网络服务商侵权责任中的“通知——删除”制度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3 王红良;论债权让与的效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余崇顺;债权让与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朱敏;论债权的让与[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王姗姗;《侵权责任法》第36条评析及适用探讨[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继文;债权表见让与的法律效果[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祁;我国合同解除权异议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欣亮;备用信用证法律问题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10 李婷;论避风港规则[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99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399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3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