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社会捐赠合同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04 20:02
【摘要】:本文所指的社会捐赠仅指对社会上特定自然人而为的捐赠,系赠与合同之一种。在我国当前贫富差距急剧扩大和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以及去年因“郭美美事件”受到公众质疑的官办红十字会,社会公众对各种官办公益捐赠机构的公信力产生了怀疑,在此种背景下,普通的社会捐赠在弥补官办公益机构的不足,并对于救助那些经济上处于困境的人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构筑现在文明的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从理论上加以研究。 本文所指的社会捐赠合同,又称为特定目的的赠与,是指特定的自然人基于特定原因(如因生活、求学和疾病等经济上处于极端困难)通过特定部门(如学校的部门、报社等)或本人直接向社会上不特定的人提出援助请求(往往是募捐协议或公告的形式),不特定的人了解后,基于特定目的自愿无偿地将自己的合法财产为赠与的行为。 本文分四部分阐述社会捐赠合同。第一部分阐述社会捐赠合同的法律特征及与其他特种赠与的区别,在这一部分里,笔者首先阐述社会捐赠合同的法律特征,一般的社会捐赠合同常常涉及三方关系人(包括捐赠人、受捐助人和募捐发起人),社会捐赠合同的主体是捐赠人和受捐助人,而募捐发起人是与社会捐赠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有密切关系的人,本文称之为社会捐赠合同关系人;因社会捐赠涉及捐赠人和受捐助人双方的合意,故社会捐赠属于双方法律行为;社会捐赠合同在捐赠人与受捐助人在捐赠事宜上形成一致合意后,而不需要特定形式或者程序,故社会捐赠合同属于诺成性、不要式合同;社会捐赠和其他赠与不同的是社会捐赠是捐赠人基于特定的目的(为了受捐助人度过暂时是经济困难)而为的捐赠行为,故社会捐赠合同是为特定目的赠与。其次比较与其他特种赠与合同的区别:在这一部分里指出了社会捐赠合同与附负担的赠与、为公益事业目的地赠与合同的区别,以进一步明确社会捐赠合同的特征。本文的第二部分论述社会捐赠合同的性质及其成立,阐述了我国在《合同法》立法过程中关于赠与合同的性质的争论,来说明赠与合同属于诺成性合同,因社会捐赠合同属于特殊的赠与合同,故社会捐赠合同也属于诺成性合同,在此部分里笔者论述了社会捐赠合同规定为诺成性合同更符合社会捐赠合同的目的,更有利于受捐助人利益的保护;因社会捐赠合同属于诺成性合同,则在捐赠人与受捐助人达成捐赠合意后,该合同已有效成立,但在社会捐赠合同订立过程中,往往有募捐倡议这一书面性的告示,募捐倡议在捐赠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这一部分笔者论述了募捐倡议的法律性质应该为要约的论断。本文第三部分,在这一部分笔者对社会捐赠合同关系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进行论述,涉及社会捐赠合同主体及社会捐赠合同有关的募捐发起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本文第四部分阐述社会捐赠合同的终止,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必有期限,在此部分中笔者论述了社会捐赠合同终止的特殊事由,比如捐赠人的法定解除权和法定撤销权,以及社会捐赠合同特有的终止原因------因捐赠目的不达的撤销;此外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社会捐赠财产出现剩余后经常会出现纠纷,针对此类纠纷,笔者进行了分析此类纠纷的处理原则,原则上尊重捐赠人的意思表示,在捐赠人没有明确表示将捐赠财产作为其他用途的情况下,,其他任何人不能推定捐赠人对捐赠剩余财产的处理意思,这时捐赠财产归受捐助人所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房屋赠给儿子后还能要回来吗?[J];开心老年;2008年11期

2 ;恶意阻止赠与合同仍成立[J];农家致富;2011年06期

3 张昊;论赠与合同的性质[J];黑龙江财专学报;2001年01期

4 潘家永;;我是否有权撤销经公证的赠与合同?[J];金秋;2004年06期

5 叶和礼;曾宪梅;;赠与合同虽公证,不尽义务可撤销[J];老友;2009年05期

6 吴晶;试论赠与合同[J];黑河学刊;1999年06期

7 车辉;对赠与合同几个问题的探讨[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唐宏川;关于赠与合同的几个问题[J];求实;2002年S1期

9 秦建芝;赠与合同撤销问题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S1期

10 高晓春;赠与合同若干问题探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琳;;我国教育经费社会捐赠现状的实证分析及建议[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曹夕多;;我国高校基金会发展现状研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宗胜;;是非曲直法庭辩分明[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4 上海市社会捐赠管理立法研究课题组;廖瑛;俞立珍;;上海市社会捐赠管理立法研究[A];1997年政府法制研究报告[C];1997年

5 李彩萍;;开拓思路 贵在坚持——浅谈北京民俗博物馆文物征集[A];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C];2004年

6 刘平;方国平;徐乃平;赵卫忠;胡增耆;朱永康;刘竞先;茅振贤;俞建平;周志军;赖菲菲;费葭;居文薇;刘莹;王天品;;社会募捐管理制度立法研究[A];2006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6年

7 管艳琴;;高等教育捐赠的制度安排[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连桂红;;我国大型体育场馆投融资渠道及机制变革研究[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9 朱国玮;;救灾资金筹措与使用监管机制研究[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黄刚;;试析我国图书馆经费监督机制的建立[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朱明 王勇;受赠人履行负担义务后赠与合同应不可撤销[N];人民法院报;2010年

2 冯金声;赠与合同的撤销权应有限制[N];江苏经济报;2001年

3 何玲龙 郭玉国;赠与合同未公证是否生效[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4 邱隆芬;此赠与合同不可撤销[N];四川日报;2001年

5 ;我能否撤销赠与合同[N];解放日报;2000年

6 章伟聪;八旬老母讨回42万赠与款[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邓华宁;南京:为避税,房产假赠与合同剧增[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8 尧在富 刘春华;救灾性质的赠与合同不可撤销[N];人民法院报;2002年

9 王奇;该房屋赠与合同有效吗[N];江苏经济报;2004年

10 记者 黄星航 费文彬 通讯员 欧云略;一资助者状告贫困生违反赠与合同[N];人民法院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郭健;社会捐赠及其税收激励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李良斋;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投资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申琦;手机信息传播法律与管理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赵红;英国的大学与社会(1560-1650)[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兰美海;无偿性对赠与合同规则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6 滕肇楠;塞缪尔·威利斯顿理论体系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8年

7 叶欣茹;中国高等教育社会投入需求预测[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强;社会捐赠合同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2 李欣;社会捐赠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滕炜;我国大学社会捐赠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4 韩德宝;长春市民社会捐赠信任感考察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5 罗立和;康奈尔大学社会捐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辉;赠与合同撤销权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高曼;中美高等教育社会捐赠比较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芳;赠与合同撤销权之案例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刘兰英;论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权[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冀国栋;论赠与合同的效力拘束[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00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400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a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