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型和关联型金融体系下企业劳动合同期限的比较研究
[Abstract]:The new labor contract law advocates long-term labor contract and causes great controversy. In fact, the duration of labor contracts varies greatly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in the West. Under the related financial system of Germany and Japan, the term of labor contract is longer, and the term of labor contract of enterprises under the typical market financing i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on the short side. Due to the different financial structure of each country, the governance mechanism of enterprises is also different, forming four typical connection modes of financial contracts and labor contracts. Therefore, Chinese enterprises should combine their own financing structure and choose the appropriate labor contract.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广东金融学院外语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金融契约和劳动契约期限的互动关系研究》(批准号:7060203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银行主导融资下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契约期限与治理机制研究》(批准号:07CJY059) 广东省科技厅项目《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金融资源配置与金融创新》(批准号:2007B080703005/07)
【分类号】:F2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作安;关于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性质及其管理体制的探讨[J];农村金融研究;1980年02期
2 齐连海;如何充分发挥信用社作用的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1980年17期
3 赵云江;推动,还是硬扭?——谈谈信用社体制改革问题[J];农村金融研究;1980年46期
4 闭学中;把信用社办成真正的集体金融组织[J];农村金融研究;1980年56期
5 常伦楷 ,伍子杰 ,和铭;美国政府是如何管理企业的[J];企业管理;1980年02期
6 李崇淮;;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央银行[J];中国金融;1980年Z1期
7 李万成;;怎样才能充分发挥银行的调节作用[J];南方金融;1980年42期
8 卜明;中国的对外金融关系[J];世界经济;1981年05期
9 王兰;肃清“左”的思想影响 充分发挥银行作用[J];农村金融研究;1981年04期
10 郑良芳;农业银行贯彻调整方针问题的探讨[J];农村金融研究;198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爱红;;谈金融企业的内部控制[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2 韩丽;;从金融危机中提高认识还商业银行经营自主权[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3 李玉蓉;;马来西亚金融市场国际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4 刘杰;沈荣芳;;投资银行职能在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的应用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5 张晓霞;;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组建农地金融[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6 孟庆军;;风险投资是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推进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刘卫东;;论全球化与地区发展的辨证关系[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刘延年;陈长民;;实现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主要途径[A];透过互联经济体系创造财富——第12届世界生产力大会北京阶段会议文集[C];2001年
9 王爱俭;;现代信用与虚拟经济[A];透过互联经济体系创造财富——第12届世界生产力大会北京阶段会议文集[C];2001年
10 浦增平;;谈上市公司的连保债和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宁波 宁民;买断工龄切忌一刀切[N];工人日报;2000年
2 记者 孙兴伟;13.5万富余职工劳动关系妥善解决[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3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谈中国经济[N];文汇报;2000年
4 吴垠;金融全球化与金融风险[N];云南日报;2000年
5 ;兹维·博迪和他的《金融学》[N];中国经营报;2000年
6 吴超 孙艳玲;面对挑战 未雨绸缪[N];中国贸易报;2001年
7 雷羽南 张小华;劳动部门告诫:用人单位别耍“小聪明”[N];工人日报;2001年
8 吴兆祥 王友忠;劳动合同的内容[N];河北经济日报;2001年
9 记者 严恒元;全球十五个金融体系压力增加[N];经济日报;2001年
10 记者 许晖;传统金融体系不适应新经济[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运法;资本形成理论和测度方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王立新;投资基金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潘青木;金融资产结构变化与金融体系效率[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4 张志杰;金融体系稳健性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温建东;人民币自由兑换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罗松山;投资基金与金融体制变革[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赵荣祥;信用制度下的票据市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王革;中国转轨时期民间金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林晶;国际资本流动与拉美经济稳定[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许庆修;金融创新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冉铮海;信贷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蔡(王睿);人民币自由兑换:理论、实践与策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3 唐雪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4 邓雪芳;关于对澳门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之探讨[D];暨南大学;2000年
5 周晓明;论中国的货币替代问题[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6 初红;高新技术开发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战略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郑三民;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0年
8 段亚军;金融衍生市场监管理论与实务[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王军;论区域金融安全[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10 熊锐;国际资本流动的波动及其风险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5153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515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