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劳动合同法》视角下高学历高收入群体“过劳死”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4 13:19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发展迅速,企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过劳死"成为现代高学历高收入群体的代名词。我国没有对"过劳死"相关概念的系统规定,结合国外和国内一些针对高学历高收入群体"过劳死"现象的民事赔偿等处理方法,建议立法将"过劳死"纳入"职业病"目录,做好防范措施。现行劳动法规有不完善之处,应针对"过劳死"现象进行对策研究,以从本质上保护劳动者自身的合法利益。
[Abstract]:At present,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s rapid, and the competition of enterpris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tense, and the "overwork" has become the pronoun of the high-income group with high degree of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re is no systematic provision for "overwork"-related concepts, an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overwork"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occupational disease" directory and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should be done in combination with some methods of civil compensation, such as foreign and domestic "overwork" of high-educated high-income groups.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legitimate interests of the workers in nature, the existing labor regulations are not perfect.
【作者单位】: 宿州学院;
【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问题研究”(项目编号:SK2012B481)
【分类号】:D9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丽霞;柳向魁;;和谐语境下“过劳死”之法律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年05期

2 刘敏;吴俊;;遏制“过劳死”现象的思考——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2年23期

3 蔡晓东;;IT业过劳死现象及法律分析[J];经济师;2010年01期

4 吴义太;肖赣萍;;我国“过劳死”立法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11期

5 沙良水;;“过劳死”问题的法律规制[J];延边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6 张新宝;;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与普通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系[J];中国法学;2007年02期

7 杨河清;郭晓宏;;欧美和日本员工过劳问题研究述评[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02期

8 周湖勇;;“过劳死”的法律救济路径[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07期

9 黄河;耿东;丑纪岳;;疲劳蓄积度自测与过劳预防[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超;[N];法制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胡荣霞;职工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石玉;“过劳死”问题的法律调整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3 李健;论死亡赔偿金及其法律制度完善[D];西南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秀文;;浅析保险代位权应在社会保险中运用[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高洁;;企业超时加班问题的深思[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1期

3 李楠;;工伤保险与民事损害赔偿适用关系的法理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4期

4 李坤刚;;工伤补偿制度:起源、问题与解决[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张平华;郭明瑞;;关于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的关系[J];法律适用;2008年10期

6 王永亮;朱炜;;工伤保险待遇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时的救济模式选择[J];法律适用;2010年11期

7 张新宝;;设立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赔偿)基金的制度构想[J];法商研究;2010年06期

8 谢增毅;;工伤保险赔偿与第三人侵权赔偿关系的再认识——基于实体和程序的双重视角[J];法商研究;2011年03期

9 张新宝;郭明龙;;论侵权死亡的精神损害赔偿[J];法学杂志;2009年01期

10 甄增水;;劳动者因工负伤的赔偿责任研究[J];法学杂志;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石小娟;李跃利;李楠;;论工伤保险与人身损害竞合的法律完善[A];京津冀和谐劳动关系论坛暨河北省法学会劳动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王亚男;外派船员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魏华;损失的转移与分散——从加害人承担到损失社会化[D];吉林大学;2009年

5 王丹;我国知识工作者过度劳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6 王立兵;大规模侵权的国家救济责任机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7 林秀丽;产品安全理念与事故责任预防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莫松坚;工伤赔偿与民事赔偿的竞合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斌杰;从双维视角看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的竞合[D];西北大学;2011年

3 张登;工伤赔偿与侵权赔偿竞合的法律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李木子;论我国死亡赔偿金法律制度的完善[D];吉林大学;2011年

5 孟薇;工伤认定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赵太文;工伤待遇与民事赔偿竞合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田雪;人身损害赔偿的法经济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周文博;工伤补偿与民事损害赔偿竞合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倍铭;论我国工伤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卢圆圆;《论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损害赔偿的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福雯;“生死合同”的无效性——谈《安全生产法》对从业人员权利的特殊保护[J];安全;2003年02期

2 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3年05期

3 孙国平;;“过劳死”的比较法思考[J];当代法学;2010年01期

4 吕律;试论“过劳死”的法律定位[J];中国司法;2003年10期

5 赵宇霞,王承亮;试析入世对中国弱势群体的影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01期

6 陈现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若干理论与实务问题解析[J];法律适用;2004年02期

7 孙淑敏,王爱民;现阶段我国女工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01期

8 周长征;WTO的“社会条款”之争与中国的劳动标准[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9 吕琳;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适用关系研究[J];法商研究;2003年03期

10 曹诗权,李政辉;论侵害生命权在民法上的责任[J];法学评论;1998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张超;[N];法制日报;2008年

2 记者 黄明 通讯员 栾伟强;[N];工人日报;2006年

3 本版编辑邋张光宇 本报通讯员 胡浩 林庶富 江西省玉山县人民法院院长 杨敏 秦弓 施为之;[N];人民法院报;2007年

4 姜明;[N];工人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上官丕亮;生命权的宪法保障[D];苏州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开畅;论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的法律适用[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童贵文;从责任保险看侵权法的危机与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卜范海;论生命权[D];黑龙江大学;2004年

4 王建坤;论死亡赔偿金的性质[D];厦门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觊;;“过劳死”浅析[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2 蔡晓东;;IT业过劳死现象及法律分析[J];经济师;2010年01期

3 李菁凤;;“过劳死”法律探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杨慧;张楠;;“过劳死”的法律性质及法律规制[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5期

5 沙良水;;“过劳死”问题的法律规制[J];延边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6 徐钟佳;张瑞;;“过劳死”为何难算工伤:未纳职业病范畴[J];法治与社会;2011年07期

7 傅友福;;不要漠视“过劳死”[J];西江月;2006年13期

8 王丽霞;柳向魁;;和谐语境下“过劳死”之法律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年05期

9 娄伟;;要将劳动者的健康提到法制日程[J];软件工程师;2006年09期

10 敖卓;柳琦;;“过劳死”的法律防范与救济[J];华商;2007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思路;;金融危机下就业者保护的多元化——“劳动者”概念与“劳动者性”之界定[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庞春云;;无规章制度规定用人单位有无违纪解除权[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金晓莲;;用人单位单方调岗变薪的效力[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陆胤;;论无故旷工——事实与证据的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刘丽珍;;如何界定加班疑难问题探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宋新潮;;论用人单位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8 郭立天;王雪鸿;;完善用人单位在工伤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竞合问题上的法律思考[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陆敬波;刘丽珍;徐梦云;;违法解雇若干法律问题探讨[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杨淑岚;;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条件、标准及方法[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海波;自愿加班?迷惑人的借口[N];工人日报;2006年

2 南方;专家共识:“过劳死”应算“工伤”[N];江苏经济报;2006年

3 王金贵;法律在“过劳死”面前不能沉默[N];中国妇女报;2006年

4 李红军;立法干预 善待生命[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王金贵;规制“过劳死”不应局限死后补偿[N];检察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桑广庆;用法律给劳动强度一个科学标准[N];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李壮;“过劳死”的法律追问[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8 国鹏律师事务所 张克 蔡晓东;休息权 法律有规定 过劳死 向谁讨说法[N];天津日报;2009年

9 金叶;过劳死凸显法律缺失[N];中国改革报;2006年

10 椿华;愿法制保佑鞠躬尽瘁的人民[N];中华建筑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郝红梅;平等就业权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太月;劳动违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飞;“过劳死”的法律规制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2 石玉;“过劳死”问题的法律调整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3 艾海燕;过劳死制度反思和法律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刘展;论劳动关系调整中的公权介入及其限度[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杨学智;广州番禺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现状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6 王菁;新《劳动合同法》对农民工劳动关系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庄媛;基于《劳动合同法》的旅游饭店劳动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张潇潇;灵活就业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曹雪;双重劳动关系法律制度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刘佳;48小时抢救无效死亡工伤认定法律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265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5265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9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