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强制实际履行制度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法律系
【分类号】:D9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马俊驹;我国债法中情势变更原则的确立[J];法学评论;199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东菊;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之比较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李伟;试析合同无效时返还财产的法律性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03期
3 赵江勇;代位权行使效力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贾盛荣;论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与善意取得适用的协调与平衡[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孟德花;浅析合同履行中的不安抗辩权[J];商业研究;2003年06期
6 杨秋霞;论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兼评鲁瑞庚诉东港市公安局悬赏广告纠纷案[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余海燕;输血感染的法律认定及慰抚金赔偿[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杨佳红,宋宗宇;劳动合同与普通民事合同的求异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9 舒宁;高丽;;简析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合同法》中相关规定的再评价[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邱业伟;;当前房屋开发经营市场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照东;郭小东;;我国民法典情事变更立法选择分析[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2 郭小东;许先丛;;论合同法上的代位权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雪梅;民事责任体系重构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王生长;仲裁与调解相结合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3 周昀;反垄断法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李晓龙;大型机电工程项目索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6 李章军;国际海运承运人责任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7 白晨航;允诺、契约义务与契约自由[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郝磊;合同解除权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苑书涛;请求权基本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10 王洪;合同形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启荣;集体土地上商品住宅买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张香楠;共同侵权行为及其责任分担的再思考[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3 魏云;情事变更和履约受挫原则的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4 朱友军;政府采购立法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赵国平;房地产登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聂毅;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丁敏;清代华北地区田房契约文书粘连结构及其契约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傅立英;论票据无因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黄台英;关于中国合同法的违约体系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梁毅翔;“约因”理论在全球电子商务中价值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统纬;;强制履行与实际履行、强制执行[J];法学杂志;1985年03期
2 陈学明;惩罚性违约金的比较研究(上)[J];比较法研究;1989年Z1期
3 崔海军;孙立华;;浅论违约的损失赔偿[J];当代法学;1991年02期
4 石少侠;;实际履行原则辨析[J];当代法学;1992年02期
5 王利明,姚辉;完善我国违约责任制度十论[J];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04期
6 郭宏,赵淑光;完善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7 徐波;《经济合同法》和《涉外经济合同法》违约责任问题之比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8 梁慧星;关于中国统一合同法草案第三稿[J];法学;1997年02期
9 余洪春;论我国实际履行制度的局限性及完善[J];江海学刊;1997年06期
10 张保利;违约金责任初探[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丽华;试论违约方的继续履行责任[N];法制日报;2001年
2 钟奇江;效率违约理论的价值考量及其借鉴[N];光明日报;2005年
3 刘虹 徐兴华;劳动报酬的追索时效应适用诉讼时效[N];江苏经济报;2005年
4 凌伟 杨小龙;合同违约如何担责[N];法治快报;2006年
5 邓耿华;“一房多售”引发的法律问题的思考[N];珠海特区报;2006年
6 记者 郑金雄 通讯员 郑承茂;电梯占车位 拆除浪费大[N];人民法院报;2007年
7 江西省于都县人民法院 曾照旭 王锋;学校收取的定位费能否退还[N];人民法院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田苗苗;开发商违约被判赔偿83.4万元[N];房地产时报;2009年
9 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 刘贵祥;关于股权转让纠纷的若干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9年
10 徐庆余 崔兆海;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N];江苏经济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正江;预约合同制度架构[D];苏州大学;2003年
2 张金良;企业法人财产责任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蒋少华;商品房预售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4 宋微余;电子商务合同的违约救济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52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552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