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缔约中审批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21:21

  本文关键词:缔约中审批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我国的合同法上,围绕着《合同法》第44条第2款及相关司法解释关于经审批生效合同的研究分析,理论界与实务界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随着涉及该类合同的研究不断深入,关于经审批生效合同中的相关论述却依旧呈现出模糊状态。经审批生效合同在成立后审批前是否具有约束当事人的效力,如果持肯定的观点,约束力何以产生?其中行政审批机关审批的性质如何究竟如何?当事人的报批义务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关于当事人违反报批义务的责任范围如何,又应当如何救济?这都是关注经审批生效合同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立足现行法律法规,力图从解释论的角度来分析阐释经审批合同行为性质、效力及责任的确切内涵。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阐释经审批生效合同的法律评价的二重性。笔者通过将经审批生效合同与一般合同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前者具有二重法律评价性,即“依法成立”与“行政审批”;对于经审批生效合同,合同经过“依法成立”的环节后,合同因尚不满足《合同法》第44条第2款的规定尚未生效,此时并不意味着缔约当事人无任何法律上的义务责任,而因法律的第一重法律评价而陷入法律的束缚当中,只有经过法律特别规定的审批的第二重评价才生效。第二章主要分析经审批生效合同审批前的效力问题。笔者通过对学界与实务界对该问题观点的梳理与评析,分别对“合同无效说”、“合同有效说”及“合同未生效说”进行了分析与批判,认定经审批生效合同在行政审批前的效力状态应当属于“合同效力待定”。第三章主要阐释经审批生效合同中的报批义务。对于该类合同中的报批义务,笔者认为可以对我国现行法上的相关规定可归类处理为:约定报批义务和法定报批义务;其中法定报批义务应当定性为当事人承担的先合同义务项下协助义务,而约定报批义务却是具有独立性的义务;笔者尤为特别对约定报批义务的性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约定报批义务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从整个合同发生效力的角度而言可以认定为先合同义务,另一方面从报批义务的独立性角度而言可以认定为一项独立生效的约定。第四章主要分析经审批合同成立后,缔约当事人怠于履行或不履行报批义务时应当承担的责任及责任的救济问题。关于违反报批义务的责任,笔者通过对“违约责任”、“缔约过失责任”及“效力过失责任”批判与取舍,认定报批义务方违反报批义务的责任具有双重属性;关于违反报批义务的责任救济,则可以从报批义务方的实际履行、合同守约方的替代履行及合同解除后的赔偿三方面考量。
【关键词】:行政审批 报批义务 合同效力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6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导言8-14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8-9
  • 二、文献综述9-12
  • 三、主要研究方法12-14
  • 第一章 经审批生效合同的二重法律评价14-23
  • 第一节 经审批合同的第一重法律评价:依法成立14-16
  • 第二节 经审批合同的第二重法律评价:行政审批16-23
  • 一、行政审批的性质分析18
  • 二、行政审批的目的分析18-19
  • 三、行政审批的对象分析19-23
  • 第二章 审批前合同的效力状态23-37
  • 第一节 合同无效说24-26
  • 第二节 合同有效说26-29
  • 第三节 合同未生效说29-31
  • 第四节 合同效力待定说兼对合同未生效说的批判31-37
  • 第三章 报批义务37-45
  • 第一节 报批义务的类型化界定38-42
  • 一、法定报批义务38-40
  • 二、约定报批义务40-42
  • 第二节 约定报批义务的性质分析42-45
  • 第四章 违反报批义务的法律后果45-63
  • 第一节 违反报批义务的责任性质界定45-53
  • 一、违约责任说46-47
  • 二、缔约过失责任说47-50
  • 三、效力过失责任说50-51
  • 四、责任性质思考兼对法释[2009]5 号第8 条的解读51-53
  • 第二节 违反报批义务的法律救济53-63
  • 一、报批义务的履行及限制54-57
  • 二、经审批合同解除的适用及赔偿57-63
  • 结语63-64
  • 参考文献64-68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成果68-69
  • 后记69-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年合;合同成立与生效辨析[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2 张建生;;浅谈合同的起草与审核[J];河北企业;2009年03期

3 道田信一郎;骆美化;;日本与美国合同原理比较[J];中外法学;1989年04期

4 李克,张钢成;合同成立与生效的区别[J];人民司法;1999年04期

5 王全弟,孔向荣;合同成立与生效的区别[J];法学;2000年09期

6 姜战军;合同的成立与效力若干问题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7 李先波;论合同的有效成立[J];湖南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8 杨思斌,潘樾;论合同的成立与生效[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沈敏荣;合同的解释与解释的合同[J];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10 纪红心;论要式合同中的“要式”[J];法学论坛;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陶信平;;城市客运合同的成立与履行[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2 蔡俊敏;周明达;;我国物流合同的法律性质及法律适用[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钟澜;;定金在合同中的性质及其作用[A];2005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5年

4 王冕;;浅谈房屋买卖过程中出现的“阴阳合同”问题[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5 王云;;关于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的规范——兼谈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区别[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周富森;张天力;;试论房地产“参、联、合建”及/或房屋联建的法律性质及/或纠纷代理[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文衔;依法订立合同 妥善解决争议 维护合法权益[N];建筑时报;2009年

2 蒲小雷 韩家平;每份合同的签订应顾及各方面因素[N];国际商报;2002年

3 阿珍;如何确认合同的成立[N];农民日报;2001年

4 李舜;合同的成立及补缺条款浅析[N];江苏经济报;2011年

5 崔红丽;合同成立、生效与有效之辨析[N];天津政法报;2012年

6 重庆市奉节县人民法院 王维永;合同约定与地方物价规定不一致的处理[N];人民法院报;2013年

7 徐鼎;浅析合同的成立与生效[N];中国黄金报;2013年

8 黄民锦;这个合同能续签吗[N];中国政府采购报;2013年

9 苏亚江;没购房资格签购房合同,买方并无过错[N];检察日报;2014年

10 陶滢滢;一般性合同揭示义务的标准[N];国际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宝莅;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周艳;合同解释论[D];吉林大学;2006年

3 贾敬华;不完备合同的经济分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4 谢宝朝;合同冲突法的当代发展及我国的立法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心红;网络团购合同的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张颖欣;网络团购合同法律问题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3 杨昕;《国际商事合同通则(2010)》对我国合同法制发展的启示[D];苏州大学;2015年

4 蔡甜;第三人妨碍合同缔结法律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5 向冬梅;商业银行理财合同说明义务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6 徐寿昌;缔约中审批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7 陈敏;合同在线履行制度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8 李南新;我国订单农业合同的法律分析[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9 张锦洪;论合同的成立、生效和法律效力[D];四川大学;2004年

10 胡博文;论合同解释[D];郑州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缔约中审批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75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4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