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合同救济制度初探
发布时间:2021-01-12 10:01
行政合同,也称行政契约或公法契约,是指行政主体为了行使行政职能,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与相对人之间经过协商,相互意思表示一致所达成的协议。行政合同的产生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与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干预经济政策的产生与发展密切相关。 行政合同是商品经济发展与民主运动的产物,它既能使行政机关更好地行使行政职能,保证行政目标的实现;又能充分调动相对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其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效保障其合法权益。基于实现社会公共目标的需要,行政合同实体权利义务的配置必须关注行政主体的合同优益权,从而在行政主体和相对人之间形成不对等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不对等是必要的,但应以平衡为前提并最终实现总体上的动态平衡。因此,为了防止行政主体优益权的滥用,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应当以程序规范控制行政合同的订立、履行、监督活动;同时,应赋予相对人在纠纷发生时充分的法律救济权,建立行政裁决、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为主要方式的救济网络,赋予相对人以救济方式选择权。一项制度的建立必须要求建立相应的救济机制,行政合同也不例外。行政合同作为行政主体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一种新型法律形式,在其签订或履行中必然...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的方法
1.3 文章的结构
第二章 行政合同法律制度概述
2.1 行政合同概念
2.1.1 行政合同概念的研究现状
2.1.2 行政合同概念分析
2.2 行政合同的特征
2.2.1 行政合同特征的研究现状
2.2.2 行政合同的特征分析
2.3 行政合同的本质
2.4 行政合同是现代行政发展必然
2.4.1 行政合同是由命令行政走向合同行政的历史转折
2.4.2 行政合同是由行政专权走向行政民主的重要环节
2.4.3 行政合同是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2.5 行政合同在各国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章 我国行政合同法律救济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行政合同救济制度的现状
3.2 行政合同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
3.2.1 立法分散,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3.2.2 规定过于笼统,且实体内容多,程序内容少
3.2.3 立法中过多地渗入民事合同理论,与行政合同性质相冲突
3.2.4 立法中还存在着浓厚行政命令色彩
第四章 我国行政合同法律救济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4.1 行政合同法律救济制度的完善
4.1.1 国外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4.1.2 制度构建的方法
4.1.2.1 参照或移植国外法律救济制度
4.1.2.2 从司法救济制度入手是最好的选择
4.1.3 构建制度的具体设计
4.1.4 构建制度的具体构想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德法行政合同制度之比较[J]. 李昭. 河北法学. 2004(03)
[2]行政合同之我见[J]. 崔建远.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1)
[3]建构政府合同制度──以美国模式为例[J]. Daniel J.Mitterhoff,杨伟东,刘秀华. 行政法学研究. 2000(04)
[4]试论行政合同的功能[J]. 范文红.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02)
[5]试论行政合同的存在意义[J]. 刘莘.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9(05)
[6]行政合同的特权与法律控制[J]. 戚建刚,李学尧.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8(02)
[7]契约下的行政——从行政合同本质到现代行政法功能的再解释[J]. 孙笑侠. 比较法研究. 1997(03)
[8]行政合同纵横论[J]. 崔卓兰. 政治与法律. 1996(05)
[9]行政合同刍议[J]. 刘莘. 中国法学. 1995(05)
本文编号:2972652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的方法
1.3 文章的结构
第二章 行政合同法律制度概述
2.1 行政合同概念
2.1.1 行政合同概念的研究现状
2.1.2 行政合同概念分析
2.2 行政合同的特征
2.2.1 行政合同特征的研究现状
2.2.2 行政合同的特征分析
2.3 行政合同的本质
2.4 行政合同是现代行政发展必然
2.4.1 行政合同是由命令行政走向合同行政的历史转折
2.4.2 行政合同是由行政专权走向行政民主的重要环节
2.4.3 行政合同是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2.5 行政合同在各国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章 我国行政合同法律救济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行政合同救济制度的现状
3.2 行政合同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
3.2.1 立法分散,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3.2.2 规定过于笼统,且实体内容多,程序内容少
3.2.3 立法中过多地渗入民事合同理论,与行政合同性质相冲突
3.2.4 立法中还存在着浓厚行政命令色彩
第四章 我国行政合同法律救济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4.1 行政合同法律救济制度的完善
4.1.1 国外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4.1.2 制度构建的方法
4.1.2.1 参照或移植国外法律救济制度
4.1.2.2 从司法救济制度入手是最好的选择
4.1.3 构建制度的具体设计
4.1.4 构建制度的具体构想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德法行政合同制度之比较[J]. 李昭. 河北法学. 2004(03)
[2]行政合同之我见[J]. 崔建远.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1)
[3]建构政府合同制度──以美国模式为例[J]. Daniel J.Mitterhoff,杨伟东,刘秀华. 行政法学研究. 2000(04)
[4]试论行政合同的功能[J]. 范文红.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02)
[5]试论行政合同的存在意义[J]. 刘莘.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9(05)
[6]行政合同的特权与法律控制[J]. 戚建刚,李学尧.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8(02)
[7]契约下的行政——从行政合同本质到现代行政法功能的再解释[J]. 孙笑侠. 比较法研究. 1997(03)
[8]行政合同纵横论[J]. 崔卓兰. 政治与法律. 1996(05)
[9]行政合同刍议[J]. 刘莘. 中国法学. 1995(05)
本文编号:2972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972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