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64条的解释可能性
发布时间:2021-02-12 00:34
《合同法》第64条规定因为行文简单,所以自该法颁布以来,对该条文的理解和适用就存在一些不明确的地方。学者也试图就该条文进行学理上的解释,但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且争议较大。更为重要的是现有的对《合同法》第64条的解释囿于预定的理论,缺乏对条文本身可能性的探讨,因此往往缺乏说服力。因此本文拟从第64条条文文义本身出发,结合《合同法》相关条文和相关结构以及相关债法原理,从解释论的角度对第64条中的关键词“第三人”及其与债务人的关系所可能存在的情况进行一个梳理,并根据现实中法院的判决进行类型化研究,试图确定《合同法》第64条的适用范围。本文的目的不在于为利益第三人合同之争作一个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而是希望通过这个梳理能够确定该条所可能存在的解释空间,以期为该条今后的法律适用和司法解释提供一个参考。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引言
2 解释问题的提出
2.1 《合同法》第64条解释之现状
2.2 现有解释的不足
2.3 法律解释论上的澄清
3 学理解释上的可能性
3.1 三角关系中的利益调度
3.1.1 "加利行为"(Zuwendung)的一般原理
3.1.2 三角关系中的加利行为及其法律上的原因
3.1.3 第64条中的利益调度序列
3.1.4 利益调度序列中的第三人利益谱系和底欠关系
3.2 履行障碍时第三人救济之分析
3.2.1 利益第三人合同
3.2.2 向第三人让与债权
3.2.3 使第三人成为代理人
3.3 第三部分小结
4 《合同法》第64条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状况
4.1 《合同法》解释(二)中的第64条
4.2 法院判决与64条适用的类型化之趋势
4.3 第四部分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64条的定性与解释——兼与“利他合同论”商榷[J]. 薛军. 法商研究. 2010(02)
[2]论第三人利益合同法律关系之变动[J]. 吴文嫔. 法学杂志. 2008(06)
[3]意思自治与法律行为涉他效力的模式选择[J]. 薛军.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8(05)
[4]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意志论基础[J]. 张家勇. 清华法学. 2008(03)
[5]“不真正利他合同”研究——以《合同法》第64条为中心而展开[J]. 薛军. 政治与法律. 2008(05)
[6]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规格论——以我国《合同法》第64条的规定为中心[J]. 崔建远. 政治与法律. 2008(01)
[7]第三人利益合同之效力根源:法律对第三人合同利益之正当化[J]. 吴文嫔. 河北法学. 2007(12)
[8]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变更和解除[J]. 陈任.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05)
[9]利他合同的基本理论问题[J]. 薛军. 法学研究. 2006(04)
[10]利于第三人合同研究[J]. 朱岩.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5(05)
硕士论文
[1]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研究[D]. 李晓雨.吉林大学 2010
[2]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研究[D]. 谷培涛.上海交通大学 2008
[3]论为第三人利益合同中第三人的权利[D]. 肖庆红.中国政法大学 2008
[4]为第三人利益合同论析[D]. 陈亚炜.厦门大学 2008
[5]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研究[D]. 曹媛媛.吉林大学 2007
[6]论为第三人利益合同[D]. 柯爱艳.华东政法学院 2006
[7]论第三人利益合同[D]. 刘卉.清华大学 2005
[8]受益第三人在合同中的权利[D]. 陈任.西北大学 2004
[9]论利他合同的体系构造[D]. 王友廷.中国政法大学 2003
[10]为第三人利益合同效力及其效力根源研究[D]. 田晖.苏州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29962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引言
2 解释问题的提出
2.1 《合同法》第64条解释之现状
2.2 现有解释的不足
2.3 法律解释论上的澄清
3 学理解释上的可能性
3.1 三角关系中的利益调度
3.1.1 "加利行为"(Zuwendung)的一般原理
3.1.2 三角关系中的加利行为及其法律上的原因
3.1.3 第64条中的利益调度序列
3.1.4 利益调度序列中的第三人利益谱系和底欠关系
3.2 履行障碍时第三人救济之分析
3.2.1 利益第三人合同
3.2.2 向第三人让与债权
3.2.3 使第三人成为代理人
3.3 第三部分小结
4 《合同法》第64条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状况
4.1 《合同法》解释(二)中的第64条
4.2 法院判决与64条适用的类型化之趋势
4.3 第四部分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64条的定性与解释——兼与“利他合同论”商榷[J]. 薛军. 法商研究. 2010(02)
[2]论第三人利益合同法律关系之变动[J]. 吴文嫔. 法学杂志. 2008(06)
[3]意思自治与法律行为涉他效力的模式选择[J]. 薛军.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8(05)
[4]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意志论基础[J]. 张家勇. 清华法学. 2008(03)
[5]“不真正利他合同”研究——以《合同法》第64条为中心而展开[J]. 薛军. 政治与法律. 2008(05)
[6]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规格论——以我国《合同法》第64条的规定为中心[J]. 崔建远. 政治与法律. 2008(01)
[7]第三人利益合同之效力根源:法律对第三人合同利益之正当化[J]. 吴文嫔. 河北法学. 2007(12)
[8]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变更和解除[J]. 陈任.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05)
[9]利他合同的基本理论问题[J]. 薛军. 法学研究. 2006(04)
[10]利于第三人合同研究[J]. 朱岩.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5(05)
硕士论文
[1]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研究[D]. 李晓雨.吉林大学 2010
[2]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研究[D]. 谷培涛.上海交通大学 2008
[3]论为第三人利益合同中第三人的权利[D]. 肖庆红.中国政法大学 2008
[4]为第三人利益合同论析[D]. 陈亚炜.厦门大学 2008
[5]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研究[D]. 曹媛媛.吉林大学 2007
[6]论为第三人利益合同[D]. 柯爱艳.华东政法学院 2006
[7]论第三人利益合同[D]. 刘卉.清华大学 2005
[8]受益第三人在合同中的权利[D]. 陈任.西北大学 2004
[9]论利他合同的体系构造[D]. 王友廷.中国政法大学 2003
[10]为第三人利益合同效力及其效力根源研究[D]. 田晖.苏州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299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029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