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利他合同研究 陈新宇 大连海事大学

发布时间:2021-03-04 14:42
  利他合同制度作为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例外,不仅彰显了当事人意思自治,而且有效地简化了给付手续。无论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出于社会、经济政策的需要,都纷纷承认并规定了利他合同,形成了本国的利他合同制度。而我国一直以来在立法上并未重视利他合同,虽然在保险、信托领域存在体现利他合同的相关规定,但却零散不成体系,缺乏法律框架,而《合同法》第64条,关于该条是否规定了利他合同,众多学者各执己见。本文通过比照国外立法例,阐述利他合同基本理论,肯定其独立价值,探析该条规定实质,并对我国利他合同制度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限定本文所讨论的利他合同的概念,即狭义的、纯正的利他合同,再分析其产生的基础及其与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关系,揭示其价值功能,在维护私法自治、保证交易效率等方面都有其意义。第二部分:考察比较法上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典型国家对利他合同的历史及立法规定,了解各国关于利他合同的理论与规范。第三部分:研究利他合同的法律关系、构成要件,掌握利他合同的基本理论构造,并将其与相关制度区别开来。第四部分:探讨利他合同的效力,对第三人、受约人与约束人都有具体体现,并借此讨论利他合同的变更、撤销以及解除。第五部分:分析我国关于利他合同的立法,了解其在保险、信托等领域中利他合同的具体体现,并基于前文研究所获取的基础理论,对《合同法》第64条进行探讨,得出看法,并最终对我国利他合同提出构想,给予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利他合同概述
    1.1 利他合同概念的限定
    1.2 利他合同产生的基础
    1.3 利他合同与合同相对性
    1.4 利他合同的制度价值
        1.4.1 彰显私法自治
        1.4.2 实现公平正义并维护合理信赖
        1.4.3 保证交易效益
第2章 利他合同的比较法历史考察
    2.1 大陆法系
        2.1.1 德国
        2.1.2 法国
    2.2 英美法系
        2.2.1 英国
        2.2.2 美国
    2.3 小结
第3章 利他合同的制度构造
    3.1 利他合同中的法律关系
        3.1.1 补偿关系
        3.1.2 对价关系
        3.1.3 给付关系
    3.2 利他合同的成立要件
        3.2.1 基础合同合法有效并约定由约束人向第三人为给付
        3.2.2 受约人与约束人需使第三人直接取得合同权利
    3.3 利他合同的与相关制度的比较
        3.3.1 利他合同与不真正利他合同
        3.3.2 利他合同与债权让与
        3.3.3 小结
第4章 利他合同的效力
    4.1 对第三人的效力
        4.1.1 第三人的权利
        4.1.2 第三人的义务
    4.2 对受约人的效力
        4.2.1 受约人的权利
        4.2.2 受约人的义务
    4.3 对约束人的效力
        4.3.1 约束人的权利
        4.3.2 约束人的义务
    4.4 利他合同的变更、撤销及解除
        4.4.1 利他合同的变更与撤销
        4.4.2 利他合同的解除
第5章 关于我国利他合同的立法分析与构想
    5.1 利他合同在我国相关立法中的体现
    5.2 对《合同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的探讨
    5.3 我国关于利他合同的立法缺陷
    5.4 对我国利他合同的立法构想
        5.4.1 立法上的编排
        5.4.2 制定一般性规则并明确具体内容
        5.4.3 完善利他合同的程序法规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美国为第三人利益合同[J]. 王保民,陶涛.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3(05)
[2]合同第三人存在情形的实证分析——兼评第三人利益合同在我国存在与否之争[J]. 吴旭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3]利他合同基础理论研究——以第三人为视角[J]. 邢昊然.  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2011(02)
[4]利他合同中第三人权利刍议——以利他合同与不纯正利他合同之间的差异为视角[J]. 宋喜萍.  福建法学. 2011(03)
[5]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64条的定性与解释——兼与“利他合同论”商榷[J]. 薛军.  法商研究. 2010(02)
[6]论第三人利益合同法律关系之变动[J]. 吴文嫔.  法学杂志. 2008(06)
[7]论第三人利益合同之受益第三人[J]. 吴文嫔.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8(03)
[8]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意志论基础[J]. 张家勇.  清华法学. 2008(03)
[9]“不真正利他合同”研究——以《合同法》第64条为中心而展开[J]. 薛军.  政治与法律. 2008(05)
[10]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规格论——以我国《合同法》第64条的规定为中心[J]. 崔建远.  政治与法律. 2008(01)
 
硕士论文
 
[1]第三人利益合同效力研究[D]. 汪德理.华东政法大学 2013
[2]论合同相对性例外中的第三人利益保护[D]. 王金.上海交通大学 2013
[3]利他合同研究[D]. 孙继红.西南政法大学 2012
[4]第三人利益合同研究[D]. 余文星.中央民族大学 2011
[5]德国利他合同及对中国的借鉴[D]. 李蕾.中国政法大学 2009
[6]第三人利益合同研究[D]. 杨鹏澍.中国政法大学 2008
[7]为第三人利益合同论析[D]. 陈亚炜.厦门大学 2008
[8]论利他合同中的第三人权益保护[D]. 林琳.厦门大学 2007
[9]第三人利益合同效力基础研究[D]. 高晓燕.中国政法大学 2006
[10]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研究[D]. 梁君.中国政法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63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063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7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