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信用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5 01:57
  合同能源管理(EPC)机制,能源服务的外购机制,是以专业节能技术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的节能服务公司(EMCo)向用能方销售节能整体解决方案的一种市场化新机制,其在节能技术引进和节能资金、设备投入等方面有着日益显著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效应。但是,当前我国在开展EPC工作时遇到了大量的信用障碍,信用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EPC机制健康、快速的发展。论文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后发现,关于EPC项目信用问题的研究是缺失的,同时基于现状分析得出信用问题是阻碍我国EPC机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性障碍。在理论选定上,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一门学科,它的不完全信息、不完全竞争假设和预期效用原理、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理论等符合论文研究问题的“非对称”特征和“主观性”特征。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EPC项目信用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是“五方主体”利用私有信息谋利,按合同前和合同后将分别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阿克洛夫模型、信号传递机制、委托代理模型和激励相容机制是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主要模型和理论。论文首先以EPC项目六大主要阶段十六大开发过程和“五方主体”的界定为研究的切入点,利用案例分析和过程研究的方法...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节能减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1.2 我国“节能减排”的成效和市场化趋势
    1.2 问题的提出
        1.2.1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引进
        1.2.2 本课题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范畴及视角界定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1.4.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4 研究意义
    1.5 创新点
2 EPC 机制发展现状及本课题研究现状
    2.1 EPC 机制发展现状研究
        2.1.1 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发展现状
        2.1.2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对中国节能减排的贡献
        2.1.3 目前中国节能减排的成效
        2.1.4 EPC 机制在中国遇困
    2.2 本课题文献研究
        2.2.1 国内外有关EPC 机制的文献研究
        2.2.2 国内外基于信息经济学的信用问题文献研究
        2.2.3 文献评论及可行性
3 本课题相关内容研究和界定
    3.1 EPC 项目相关内容研究和界定
        3.1.1 EPC 机制和EPC 项目概念界定
        3.1.2 节能服务合同相关内容研究和界定
        3.1.3 EPC 项目开发过程分析和界定
        3.1.4 EPC 项目涉及主体研究和界定
    3.2 信息经济学相关内容研究和界定
        3.2.1 信息经济学研究信用问题的耦合性论证
        3.2.2 期望效用理论
        3.2.3 信用问题产生的根源——利用“私有信息”谋利
        3.2.4 信用问题导致的结果——“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4 我国EPC 项目信用缺失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后果
    4.1 EPC 项目的信用缺失现象
        4.1.1 EPC 项目涉及主体的关系、地位和作用
        4.1.2 EPC 项目开发过程中涉及的主体信用缺失现象研究
    4.2 EPC 项目的信用缺失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后果
        4.2.1 “合同前机会主义”和“合同后机会主义”
        4.2.2 EMCo 与用能方交易产生的信用缺失现象
        4.2.3 EMCo 与投资方交易产生的信用缺失现象
        4.2.4 政府涉及之“寻租”行为
        4.2.5 相关单位涉及之“合谋”行为
    4.3 按后果分类的EPC 项目信用缺失现象
5 我国EPC 项目信用缺失现象的对策及对策体系构建
    5.1 针对逆向选择的信号传递机制研究及对策
        5.1.1 EPC 项目导致逆向选择的信用缺失现象总概
        5.1.2 基于阿克洛夫模型优化提出的相应对策
        5.1.3 基于信号传递机制提出的相应对策
    5.2 针对道德风险的激励相容机制研究及对策
        5.2.1 EPC 项目导致道德风险的信用缺失现象总概
        5.2.2 基于委托-代理框架的道德风险模型
        5.2.3 EMCo、用能方和投资方的“偷懒”与“造假”行为的对策研究
        5.2.4 想方设法“逃债”与“赖账”行为的对策研究
        5.2.5 政府“寻租”行为对策研究
        5.2.6 相关单位“合谋”行为对策研究
    5.3 EPC 项目信用对策体系构建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信用缺失及对策研究[J]. 张仕廉,蔡贺年,朴国峰.  建筑经济. 2009(01)
[2]防范合谋的激励机制研究综述[J]. 闫邹先,尚秋芬.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8(03)
[3]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评价方法[J]. 尚天成,潘珍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03)
[4]我国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实施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王李平,王敬敏,江慧慧.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08(01)
[5]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建筑节能服务市场分析[J]. 韩青苗,刘长滨,王洪波,梁俊强.  暖通空调. 2007(10)
[6]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风险评估[J]. 王婷,胡珀.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07(05)
[7]建筑业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新机制的探讨[J]. 连春琦,赵世强.  建筑经济. 2007(07)
[8]期望效用理论与前景理论之比较[J]. 施海燕,施放.  统计与决策. 2007(11)
[9]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J]. 顾海峰.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7(03)
[10]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及其在暖通空调节能中的应用[J]. 熊国华.  价格月刊. 2007(05)

硕士论文
[1]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融资模式研究[D]. 戴建如.中央财经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83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083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7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