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损害赔偿基本原则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1 11:05
  违约损害赔偿是合同法领域的重要内容,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立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74条确立的违约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平衡了两大法系之间的冲突,在制度安排上公平合理,没有偏袒卖方或买方,为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理解和接受,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公约》的违约损害赔偿基本原则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本文立足于《公约》的第74条,从该条文的历史演变出发,对《公约》中的违约损害赔偿基本原则进行了研究。本文重点分析了《公约》第74条确立的两大基本原则——完全赔偿原则与可预见性原则。此外,本文把《公约》中的违约损害赔偿基本原则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基本原则进行比较,从而分析该原则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公约》第74条的沿革与适用范围
    1.1 基本概念解读
        1.1.1 违约损害赔偿
        1.1.2 违约损害赔偿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不同地位
    1.2 《公约》第74条的历史演变
        1.2.1 1964 年《国际货物买卖同一法公约》第82条
        1.2.2 《公约》1977年草案第55条
        1.2.3 《公约》1978年草案第70条
    1.3 《公约》第74条的适用范围及与其他条款的关系
        1.3.1 《公约》第74条的适用范围
        1.3.2 《公约》第74条与其他条款的关系
    1.4 《公约》第74条涉及的几个问题
        1.4.1 《公约》关于损害的分类
        1.4.2 《公约》第74条中损害责任产生的情形
        1.4.3 《公约》确定损害赔偿数额的原则
2 《公约》第74条确立的完全赔偿原则
    2.1 《公约》第74条确立的完全赔偿原则
    2.2 《公约》完全赔偿原则的范围
        2.2.1 期待利益
        2.2.2 信赖利益
        2.2.3 信赖利益保护与期待利益保护之间的关系
    2.3 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的比较
        2.3.1 大陆法的完全赔偿原则
        2.3.2 英美法的完全赔偿原则
        2.3.3 与《公约》相比较
    2.4 完全赔偿原则与价格差额规则的关系
3 《公约》第74条确立的可预见性原则
    3.1 可预见性原则的基本含义
        3.1.1 可预见原则概述
        3.1.2 可预见原则的理论基础
    3.2 可预见原则的内容
        3.2.1 预见主体
        3.2.2 预见的时间因素
        3.2.3 预见对象
        3.2.4 《公约》第74条的"理应预见"
    3.3 几种可预见的典型情形
        3.3.1 货物的价值
        3.3.2 再出售的盈利
        3.3.3 企业停产的损失
        3.3.4 其他随之发生的损失
    3.4 可预见性原则的适用
    3.5 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的比较
4 对《公约》中损害赔偿基本原则的评价
    4.1 《公约》中损害赔偿基本原则的优点
    4.2 《公约》中损害赔偿基本原则的不足之处
        4.2.1 损害赔偿的计算时间和地点
        4.2.2 损益相抵原则
        4.2.3 人身伤害赔偿
        4.2.4 未来损失赔偿
        4.2.5 机会损失赔偿
        4.2.6 非金钱损失赔偿
        4.2.7 损害赔偿的货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违约损害赔偿制度的比较法研究[J]. 李良才.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3)
[2]CISG违约损害赔偿研究[J]. 姚叶.  法制与社会. 2008(33)
[3]两大法系违约损害赔偿可预见性规则的比较研究[J]. 刘宁波.  法制与社会. 2008(32)
[4]CISG中损害赔偿制度评析[J]. 莫万友.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0)
[5]违约损害赔偿研究[J]. 包琳.  法制与社会. 2008(18)
[6]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违约损害赔偿基本原则[J]. 虞汪日.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5(07)
[7]《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免责规定之研究[J]. 孙美兰.  法学. 2004(12)
[8]浅谈违约损害赔偿的范围[J]. 周兆志,张鸿.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S1)
[9]完善我国违约赔偿立法之我见[J]. 王晓平.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05)
[10]《合同法》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制度之比较[J]. 劳琳琳.  湖北社会科学. 2003(04)

硕士论文
[1]违约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 谢国成.四川大学 2007
[2]CISG与中国合同法关于买卖合同规则之比较[D]. 江文.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927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0927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b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