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3 08:58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无论在合同订立方面,还是在确认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方面,以及在合同当事人责任承担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规定。这有利于更加清晰的规范劳动合同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劳动合同立法过程中并未足够重视合同非正常履行的问题,甚至缺失了一些重要的制度构建。而劳动合同不履行制度体系的构建,对消除实践中劳动合同非正常履行状态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提出劳动合同不履行的概念,类型化劳动合同不履行样态,阐明劳动合同不履行的归责原则,体系化劳动合同不履行的救济方式,来尝试构建劳动合同不履行制度体系的基础内容。并通过构建劳动合同不履行制度体系的过程,意在传达这样的观念:为了公正、有效解决劳动争议,应给予构建劳动合同不履行法律制度体系以足够的关注。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1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切入点
1.3 研究方法
1.4 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2章 研究展开的基础性前提
2.1 劳动合同在契约体系中的定位
2.2 调整劳动合同关系法律规范的性质
2.3 劳动合同关系适用法律规范的准则
第3章 劳动合同不履行的概念及类型
3.1 劳动合同不履行概念的提出
3.1.1 劳动合同履行的概念
3.1.2 劳动合同不履行的概念
3.1.3 劳动合同不履行的法律特征
3.1.4 劳动合同不履行与违约行为
3.2 劳动合同不履行的类型划分及构成要件
3.2.1 类型划分
3.2.2 构成要件
3.3 劳动合同不履行的具体类型
3.3.1 履行不能
3.3.2 履行迟延
3.3.3 拒绝履行
3.3.4 不完全履行
3.3.5 受领迟延
第4章 劳动合同不履行中的义务违反
4.1 劳动合同的履行原则
4.1.1 诚实信用原则
4.1.2 全面履行原则
4.1.3 实际履行原则
4.1.4 协作履行原则
4.1.5 劳动给付不得强制原则
4.2 劳动合同当事人的义务
4.2.1 劳动者的义务
4.2.2 雇主的义务
4.3 劳动合同不履行中的具体义务违反
4.3.1 劳动合同义务种类的划分
4.3.2 劳动合同中的法定义务
4.3.3 违反合同义务的具体种类
第5章 劳动合同不履行的归责原则
5.1 劳动合同不履行的归责要素
5.1.1 故意与过失
5.1.2 责任能力
5.1.3 责任的约定
5.1.4 责任范围
5.2 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5.2.1 劳动者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5.2.2 雇主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5.3 影响劳动合同不履行效力的特殊事由
5.3.1 情事变更
5.3.2 不可抗力
5.4 劳动合同不履行与其他合同责任
5.4.1 物的瑕疵担保责任
5.4.2 风险责任
第6章 劳动合同不履行的法律效果
6.1 法律效果概说
6.1.1 对待给付
6.1.2 继续履行
6.1.3 赔偿损失
6.1.4 解除合同
6.1.5 违约金
6.1.6 赔偿金和经济补偿
6.2 履行不能的法律效果
6.2.1 不可归责于劳动者的劳动给付不能
6.2.2 因可归责于劳动者的劳动给付不能
6.2.3 因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劳动给付不能
6.2.4 代偿请求权
6.3 履行迟延的法律效果
6.3.1 劳动者履行迟延
6.3.2 雇主工资给付迟延
6.4 拒绝履行的法律效果
6.4.1 劳动者拒绝履行
6.4.2 雇主拒绝支付工资
6.5 不完全履行的法律效果
6.5.1 劳动者的不完全履行
6.5.2 雇主的不完全履行
6.6 受领迟延的法律效果
6.6.1 劳动给付受领迟延
6.6.2 工资受领迟延
第7章 我国劳动合同不履行制度的构建设想
7.1 构建制度体系的必要性
7.1.1 劳动合同不履行制度的立法现状
7.1.2 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选择裁判依据的倾向
7.1.3 构建劳动合同不履行制度体系的现实需求
7.2 构建制度体系的路径选择
7.2.1 构建路径的不同模式
7.2.2 构建路径的具体选择
7.3 构建制度体系的具体设想
7.3.1 内在体系
7.3.2 外在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论文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劳动关系法律调整模式论——从《劳动合同法》的视角解读[J]. 林嘉,范围.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06)
[2]《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劳动关系走向[J]. 王全兴.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3)
[3]工伤赔偿请求权竞合问题研究[J]. 林嘉,马特. 法学论坛. 2008(03)
[4]劳动合同法中经济补偿金的定性及其制度构建[J]. 董保华. 河北法学. 2008(05)
[5]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是与非[J]. 王全兴,黄昆. 法学家. 2008(02)
[6]论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依据和法律定位[J]. 常凯. 法学论坛. 2008(02)
[7]我国给付不能制度体系之考察[J]. 王洪亮.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05)
[8]劳动合同立法中若干重要问题讨论[J]. 王全兴. 中国劳动. 2007(07)
[9]法院受理劳动争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唐明,朱薇. 中国劳动. 2007(06)
[10]德国劳动法中的解雇保护制度[J]. 黄卉. 中外法学. 2007(01)
博士论文
[1]缔约上过失制度研究[D]. 王洪亮.中国政法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434349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1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切入点
1.3 研究方法
1.4 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2章 研究展开的基础性前提
2.1 劳动合同在契约体系中的定位
2.2 调整劳动合同关系法律规范的性质
2.3 劳动合同关系适用法律规范的准则
第3章 劳动合同不履行的概念及类型
3.1 劳动合同不履行概念的提出
3.1.1 劳动合同履行的概念
3.1.2 劳动合同不履行的概念
3.1.3 劳动合同不履行的法律特征
3.1.4 劳动合同不履行与违约行为
3.2 劳动合同不履行的类型划分及构成要件
3.2.1 类型划分
3.2.2 构成要件
3.3 劳动合同不履行的具体类型
3.3.1 履行不能
3.3.2 履行迟延
3.3.3 拒绝履行
3.3.4 不完全履行
3.3.5 受领迟延
第4章 劳动合同不履行中的义务违反
4.1 劳动合同的履行原则
4.1.1 诚实信用原则
4.1.2 全面履行原则
4.1.3 实际履行原则
4.1.4 协作履行原则
4.1.5 劳动给付不得强制原则
4.2 劳动合同当事人的义务
4.2.1 劳动者的义务
4.2.2 雇主的义务
4.3 劳动合同不履行中的具体义务违反
4.3.1 劳动合同义务种类的划分
4.3.2 劳动合同中的法定义务
4.3.3 违反合同义务的具体种类
第5章 劳动合同不履行的归责原则
5.1 劳动合同不履行的归责要素
5.1.1 故意与过失
5.1.2 责任能力
5.1.3 责任的约定
5.1.4 责任范围
5.2 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5.2.1 劳动者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5.2.2 雇主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5.3 影响劳动合同不履行效力的特殊事由
5.3.1 情事变更
5.3.2 不可抗力
5.4 劳动合同不履行与其他合同责任
5.4.1 物的瑕疵担保责任
5.4.2 风险责任
第6章 劳动合同不履行的法律效果
6.1 法律效果概说
6.1.1 对待给付
6.1.2 继续履行
6.1.3 赔偿损失
6.1.4 解除合同
6.1.5 违约金
6.1.6 赔偿金和经济补偿
6.2 履行不能的法律效果
6.2.1 不可归责于劳动者的劳动给付不能
6.2.2 因可归责于劳动者的劳动给付不能
6.2.3 因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劳动给付不能
6.2.4 代偿请求权
6.3 履行迟延的法律效果
6.3.1 劳动者履行迟延
6.3.2 雇主工资给付迟延
6.4 拒绝履行的法律效果
6.4.1 劳动者拒绝履行
6.4.2 雇主拒绝支付工资
6.5 不完全履行的法律效果
6.5.1 劳动者的不完全履行
6.5.2 雇主的不完全履行
6.6 受领迟延的法律效果
6.6.1 劳动给付受领迟延
6.6.2 工资受领迟延
第7章 我国劳动合同不履行制度的构建设想
7.1 构建制度体系的必要性
7.1.1 劳动合同不履行制度的立法现状
7.1.2 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选择裁判依据的倾向
7.1.3 构建劳动合同不履行制度体系的现实需求
7.2 构建制度体系的路径选择
7.2.1 构建路径的不同模式
7.2.2 构建路径的具体选择
7.3 构建制度体系的具体设想
7.3.1 内在体系
7.3.2 外在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论文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劳动关系法律调整模式论——从《劳动合同法》的视角解读[J]. 林嘉,范围.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06)
[2]《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劳动关系走向[J]. 王全兴.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3)
[3]工伤赔偿请求权竞合问题研究[J]. 林嘉,马特. 法学论坛. 2008(03)
[4]劳动合同法中经济补偿金的定性及其制度构建[J]. 董保华. 河北法学. 2008(05)
[5]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是与非[J]. 王全兴,黄昆. 法学家. 2008(02)
[6]论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依据和法律定位[J]. 常凯. 法学论坛. 2008(02)
[7]我国给付不能制度体系之考察[J]. 王洪亮.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05)
[8]劳动合同立法中若干重要问题讨论[J]. 王全兴. 中国劳动. 2007(07)
[9]法院受理劳动争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唐明,朱薇. 中国劳动. 2007(06)
[10]德国劳动法中的解雇保护制度[J]. 黄卉. 中外法学. 2007(01)
博士论文
[1]缔约上过失制度研究[D]. 王洪亮.中国政法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434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434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