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无效合同效力转换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6 20:53
  合同是实现私法自治的最主要手段,合同效力状况直接关系到交易目标的实现程度。无效是对合同效力的否定性反映,合同被宣告无效则意味着交易当事人预期目的实现的不完全。允许无效合同效力发生转换既是对当事人自山意思的尊重,也有利于促进交易的效率。无效合同效力转换有着一定理论基础和逻辑前提,正是在一定的理论基础的支撑下,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无效合同得以发生效力的转换。笔者通过对合同效力来源的探讨,解析无效合同效力得以转换的理论基础和逻辑前提,进而从公权和私权的角度,论述了无效合同效力转换制度的价值,并对无效合同效力转换的方式及其限制进行简述,以期对无效合同效力转换理论的探研和建立我国无效合同效力转换制度有所帮助。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文章正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对契约效力来源的探讨来阐述无效合同转换的理论基础和逻辑前提;第二章从国家公权力干预方面和私法自治方面论述了无效合同效力转换制度的价值和意义;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无效合同转换的方式及其限制;第四章结合我国无效合同制度的现状,并借鉴国外立法和司法实践,对建构我国无效合同制度进行了思考。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无效合同效力转换的理论基础和逻辑前提
    一、无效合同效力转换的理论基础
        (一) 契约法的性质
        (二) 契约效力的来源
        (三) 契约自由原则的解析
    二、无效合同效力转换的逻辑前提
        (一) 无效合同的存在
        (二) 无效合同符合替代行为的要件
        (三) 无效合同效力转换符合当事人的意思
第二部分 无效合同效力转换制度的价值
    一、国家公权力的合理干预
        (一) 契约自由的必要限制
        (二) 合法利益的必要保护
    二、私法利益的延伸保护
        (一) 维护法的自由价值
        (二) 维护法的效率价值
第三部分 无效合同效力转换的方式及其限制
    一、无效合同效力转换的方式
        (一) 法律上的转换
        (二) 解释上的转换
    二、无效合同效力转换的限制
        (一) 违反无效性规范宗旨的合同
        (二) 违反公序良俗的合同
        (三) 违反私法自治的合同
第四部分 建立我国无效合同效力转换制度的思考
    一、建立我国无效合同效力转换制度的必要性
        (一) 从《民法通则》58条到《合同法》52条
        (二) 市场经济的深化要求私法自治的扩大
    二、待要解决的问题
        (一) 确保无效合同效力转换符合当事人的意思
        (二) 防止法官擅权
    三、我国无效合同效力转换制度的构想
        (一) 实体法上的承认
        (二) 程序法上的确认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无效合同的效力补救[J]. 杨佳,郑春玉.  前沿. 2006(09)
[2]质疑无效合同性质的绝对化[J]. 张耕.  法学. 2005(05)
[3]关于无效合同确认的若干问题[J]. 王利明.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2(05)
[4]“无效行为转换”理论研讨会综述[J]. 王申.  法学. 2002(07)
[5]论无效民事行为的法律后果[J]. 祝传颂.  河北法学. 2001(02)
[6]浅论合同无效而返还财产的几个基本问题[J]. 赵金龙.  当代法学. 1999(03)
[7]无效合同的认定和处理[J]. 宋鱼水.  人民司法. 1999(02)
[8]契约自由论[J]. 姚新华.  比较法研究. 1997(01)
[9]论合同无效制度[J]. 王卫国.  法学研究. 1995(03)
[10]罗马法精神与当代中国立法[J]. 江平.  中国法学. 1995(01)



本文编号:3499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499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2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