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期合同调整
发布时间:2021-12-23 20:26
长期合同在现实交易中非常重要,但法律理论却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它的特征,从而形成了商业现实与法律理论间的不一致。长期合同并非专门法律术语,难以定义。但本文以其所具有的四个典型特点:即关系性、长期性、不完全性和商事性对其加以说明。正是由于以上特征,应当使其较别的合同更容易获得调整。本文详细分析了调整长期合同的具体方法,包括常见的调整条款;重新协商以补充协议的形式调整长期合同,第三人调整条款以及法院直接介入调整长期合同内容。本文主张不同类别的方法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而正是这种内在关联,使其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层次特征。长期合同中调整条款的订入,作为当事人事先的安排,显然处于长期合同调整方法的第一个层次;当事人事后自愿任意进行地自由重新谈判,作为当事人的事后努力,可以处于长期合同调整方法的第二个层次;相对于以上由当事人自我决定的调整方法而言,以情事变更原则为基础的法律调整对长期合同的调整具有补充性,居于第三层次。与上述的三个层次的长期合同调整方法相适应,我国《合同法》承认了调整条款的法律效力并对不完全的长期合同保持了最大的宽容,也承认了当事人协议变更行为的效力,但是,我国《合同法》并没有在立法中...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长期合同概述
2.1 长期合同的界定
2.1.1 合同中时间要素的介入
2.1.2 定义长期合同的困难
2.1.3 长期合同法律适用上的困难
2.2 长期合同的特征
2.2.1 关系性
2.2.2 长期性
2.2.3 不完全性
2.2.4 商事性
2.3 本文关注的长期合同的类型
第3章 长期合同的调整
3.1 合同严守与合同调整
3.1.1 私法自治下的合同严守
3.1.2 合同调整
3.1.3 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合同严守与法定合同调整
3.1.4 长期合同的调整需求
3.2 长期合同调整方法的类型化考察
3.3 对长期合同的合意调整
3.3.1 调整条款的订入
3.3.2 对长期合同的协议变更
3.4 对长期合同的非合意调整
3.4.1 当事人约定的第三人调整条款内容
3.4.2 法院直接介入调整长期合同内容
3.5 小结——长期合同调整方法的层次
第4章 我国法上长期合同调整的完善
4.1 合同法上的长期合同调整
4.2 我国学说和司法实践中的情事变更原则
4.2.1 学说
4.2.2 司法实践
4.3 情事变更原则的引入
4.3.1 适用情事变更原则的要件
4.3.2 适用情事变更原则的法律效果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德国新债法法律行为基础障碍制度的法典化及其借鉴[J]. 杜景林. 比较法研究. 2005(03)
[2]国际LNG贸易合同及定价研究[J]. 郝郁. 国际石油经济. 2004(12)
[3]情事变更原则研究[J]. 卡斯腾·海尔斯特尔,许德风. 中外法学. 2004(04)
[4]统一合同法:成功与不足[J]. 梁慧星. 中国法学. 1999(03)
[5]合同法上的情事变更问题[J]. 梁慧星. 法学研究. 1988(06)
[6]情事变更原则研究——以大陆法为主的比较考察及对我国理论构成的尝试[J]. 韩世远. 中外法学. 2000 (04)
本文编号:3549133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长期合同概述
2.1 长期合同的界定
2.1.1 合同中时间要素的介入
2.1.2 定义长期合同的困难
2.1.3 长期合同法律适用上的困难
2.2 长期合同的特征
2.2.1 关系性
2.2.2 长期性
2.2.3 不完全性
2.2.4 商事性
2.3 本文关注的长期合同的类型
第3章 长期合同的调整
3.1 合同严守与合同调整
3.1.1 私法自治下的合同严守
3.1.2 合同调整
3.1.3 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合同严守与法定合同调整
3.1.4 长期合同的调整需求
3.2 长期合同调整方法的类型化考察
3.3 对长期合同的合意调整
3.3.1 调整条款的订入
3.3.2 对长期合同的协议变更
3.4 对长期合同的非合意调整
3.4.1 当事人约定的第三人调整条款内容
3.4.2 法院直接介入调整长期合同内容
3.5 小结——长期合同调整方法的层次
第4章 我国法上长期合同调整的完善
4.1 合同法上的长期合同调整
4.2 我国学说和司法实践中的情事变更原则
4.2.1 学说
4.2.2 司法实践
4.3 情事变更原则的引入
4.3.1 适用情事变更原则的要件
4.3.2 适用情事变更原则的法律效果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德国新债法法律行为基础障碍制度的法典化及其借鉴[J]. 杜景林. 比较法研究. 2005(03)
[2]国际LNG贸易合同及定价研究[J]. 郝郁. 国际石油经济. 2004(12)
[3]情事变更原则研究[J]. 卡斯腾·海尔斯特尔,许德风. 中外法学. 2004(04)
[4]统一合同法:成功与不足[J]. 梁慧星. 中国法学. 1999(03)
[5]合同法上的情事变更问题[J]. 梁慧星. 法学研究. 1988(06)
[6]情事变更原则研究——以大陆法为主的比较考察及对我国理论构成的尝试[J]. 韩世远. 中外法学. 2000 (04)
本文编号:3549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549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