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违约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7 18:53
  违约损害赔偿制度历来是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学者为之呕心沥血。但,如何构建合理的违约赔偿制度,既使守约方的损害得到合理赔偿,同时又不使违约方承担不应承担的损失?各种学说理论以及立法都试图予以解决。然而,时至今日,该问题依然争论不休。就我国《合同法》中有关违约损害赔偿的规定来看,虽然在立法技术上已经借鉴了某些国家的立法经验及国际公约的某些规定,但仍有不合理或需要完善的地方。本文在比较分析各国的违约损害赔偿制度基础之上,以如何构建合理的违约赔偿制度为线索,对违约损害赔偿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文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违约归责原则。本文首先肯定了违约归责原则在违约损害赔偿制度中的意义,然后比较了大陆法上的过错责任原则和英美法上的严格责任原则,发现任何一种归责原则都有其本身无法克服的不足之处。转而分析我国的现行《合同法》有关违约归责原则的规定,发现我国的合同法实际上借鉴了两种归责原则的优点,确立了双轨制归责原则。同时,笔者从理论上论证了双轨制归责原则的合理正当性。 第二个是关于损害确定问题。本文先从损害的含义开始探究,比较分析了有关损害的三种学说,肯定了事实说... 

【文章来源】: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违约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问题
    第一节 违约损害赔偿归责原则的意义
    第二节 对现有归责原则的分析
        一、对过错责任原则的分析
        二、对严格责任原则的分析
    第三节 对我国法律违约归责原则的思考
        一、《民法通则》中的违约归责原则分析
        二、《合同法》中的违约归责原则分析
        三、双轨制归责原则的合理性分析
第二章 有关损害类型及其界定问题
    第一节 损害概念的界定
        一、对损害的几种观点
        二、对损害概念界定的建议
    第二节 损害类型的界定
        一、损害类型简析
        二、对损害类型界定的建议
    第三节 对非物质损害的思考
        一、我国对非物质损害赔偿的争论
        二、对非物质损害赔偿的比较法考察
        三、我国对非物质损害赔偿的选择
第三章 违约损害赔偿范围的限制规则问题
    第一节 违约损害赔偿范围概述
    第二节 从完全赔偿到限制赔偿
        一、完全赔偿原则的比较法考察
        二、我国法律上的完全赔偿原则分析
        三、完全赔偿到限制赔偿的必然性
    第三节 完全赔偿原则下的限制规则分析
        一、限制规则评析
        二、多种限制规则并用的必然性
    第四节 对我国完全赔偿限制规则的分析
        一、我国法上的可预见规则分析
        二、我国法律上减损规则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我国法律是否确立过错相抵规则的争论
    第五节 合理违约赔偿政策的确定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违约归责原则比较研究[J]. 肖燕.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2)
[2]论合同法中的可预见规则[J]. 毛瑞兆.  中国法学. 2003(04)
[3]违约归责原则的历史演进[J]. 汪世虎.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3)
[4]论赔偿损失[J]. 韩豫宛,何志.  法律适用. 2000(11)
[5]论违约归责原则[J]. 黄积虹.  云南法学. 2000(02)



本文编号:3575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575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d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