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论国际商务合同的语言特点

发布时间:2022-01-14 03:3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在国际经贸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活力,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互惠共赢的伙伴关系,对外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在涉外经贸合作中,双方通过谈判或函电协商达成协议后,大都需要另行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来作为某项法律行为成立的依据。这类合同因其涉外交易性质,往往需要使用国际通用的英文来撰写,所以尽快熟悉国际商务英语的特点,提高撰写英文合同的水平,对于我国实践“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商务合同是在商务活动中签署的具有法律地位的法律文件,其在措辞上使用严谨准确的表达,以体现法律语言的严谨性;在行文上采用平铺直叙的方法陈述事理,以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英文合同的词汇具有准确、严谨、正式、庄重、保守及规范等特点,具体体现在正式的书卷词语、专业词语、古体词语、外来词、同义词并列、模糊限制词的运用以及具有特定含义的常用词的使用。合同语言的语法特点是从句叠出,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广泛使用,状语位置常常出现在主句内部或从句的内部以保证法律语言的严密和清晰。合同语言将各种从属关系分句交织合并成一个冗长而独立的复合句,不使用省略句,不使用感叹句,很少使用简单句。合同语言的...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研究现状
    1.2 研究方法及语料选取
第二章 国际商务合同的词汇特点
    2.1 运用正式的书卷词语
        2.1.1 书卷词
        2.1.2 书卷色彩短语
    2.2 运用专业词语
        2.2.1 商务类词语
        2.2.2 技术类词语
        2.2.3 法律类词语
    2.3 运用古体词语
        2.3.1 由here+介词构成
        2.3.2 由there+介词构成
        2.3.3 由where+介词构成
    2.4 运用外来词
    2.5 使用具有特殊含义的普通词汇
    2.6 同义词语的并列使用
        2.6.1 含义相同
        2.6.2 含义有细微差别
    2.7 运用模糊限制词
        2.7.1 兜底条跨
        2.7.2 形容词的使用
        2.7.3 特殊条件排除
    2.8 某些近义词在合同英语中的差异
        2.8.1 易混淆的近义词辨析
        2.8.2 其他
    2.9 某些近义词在合同英语中的差异
        2.9.1 完整书写
        2.9.2 缩略词
第三章 国际商务合同的语法特点
    3.1 词类方面
        3.1.1 名词化程度高
        3.1.2 动词复杂化
        3.1.3 运用古朴的介词、连词
    3.2 短语方面
        3.2.1 名词短语
        3.2.2 介词短语
        3.2.3 分词短语
        3.2.4 副词短语
    3.3 句法方面
        3.3.1 条件状语从句
        3.3.2 以复杂句为主
        3.3.3 被动语态广泛应用
        3.3.4 都是用限定性定语从句
        3.3.5 倒装句的使用
第四章 国际商务合同的篇章特点
    4.1 格式化的篇章结构
    4.2 条理清晰化
    4.3 法律句子模式的应用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J]. 胡龙青.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S1)
[2]论英文本对外经贸合同的语言特征[J]. 陈建平,谢建裕.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4(04)
[3]商务英语的语言特色探讨[J]. 王芳.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03(02)
[4]论法律文件翻译的若干原则[J]. 邱贵溪.  中国科技翻译. 2000(02)
[5]试论我国当前法律翻译中存在的问题[J]. 金朝武,胡爱平.  中国翻译. 2000(03)
[6]法律英语的文体特点及英译技巧[J]. 季益广.  中国科技翻译. 1999(04)
[7]英语法律公文的语言风格及特点[J]. 马小丰.  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 1995(03)



本文编号:3587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587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7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