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权行使期限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4 09:04
合同解除条件成就,合同关系的一方当事人享有合同解除权。合同解除权在性质上属于形成权,需要适用有关除斥期间的法律规则,即合同解除权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行使,如果在此时间内没有行使,则合同解除权归于消灭。合同解除权行使期间的确定可以通过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方式,如果法律没有规定,当事人也没有约定,我国法律所采取的方式是将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限确定为对方当事人催告后的合理期限。但是何谓“合理期限”,以及对方当事人未做催告的情形下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限应该如何计算,我国《合同法》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存在一定的法律漏洞,将会导致合同解除权无限期存在,违背了形成权和除斥期间的基本法学原理,不利于社会关系的稳定。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对这一问题有所关注,且采取了将合同解除权直接规定为一年的方式,明确合同解除权。我国合同立法同时还应该吸纳国外默示弃权规则,从而实现对合同解除权法律制度的完善。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合同解除权行使期限的含义和法律意义
一、合同解除权行使期限的含义
(一) 合同解除权的含义
(二) 合同解除权行使期限的含义
二、合同解除权行使期限的法律意义
第二章 合同约定的解除权行使期限
一、约定解除权的含义
二、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的形式
(一) 在合同中约定解除权行使的期限
(二) 补充约定解除权行使的期限
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的时问计算
(一) 以参照时间进行计算
(二) 明确解除权行使的期间
第三章 经当事人催告的解除权行使期限
一、"催告"的含义、形式和内容
(一) 催告的界定
(二) "催告"的形式
(三) "催告"的内容
二、"合理期限"的确定
三、当事人无约定且没有催告时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限
(一) 无约定无催告情形下合同解除权是否存在除斥期间
(二) 除斥期间期限的计算
(三) 合同解除权的默示放弃
第四章 我国有关合同解除权行使期限的完善
一、我国合同法中解除权行使期限的不足
(一) "催告"作为起算点不合法理
(二) 违约方不一定会进行催告,导致解除权行使期限无法起算
(三) 法律没有作出规定,当事人没有进行约定,且无对方催告的情形下,合同解除权无限期存在
二、完善我国合同法中解除权行使期限的建议
(一) 吸收相关司法解释的内容
(二) 对方的催告作为解除权行使期限计算的补充方法
(三) 吸纳国外法制中的默示放弃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德国民法中的催告制度——对我国债务人迟延的启示[J]. 王战涛.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4)
[2]无催告情形下合同解除权的消灭[J]. 李先波,易纯洁. 法学杂志. 2010(02)
[3]我国合同法上解除权的行使规则[J]. 崔建远,吴光荣. 法律适用. 2009(11)
[4]合同解除权行使的若干问题研究[J]. 雷裕春. 学术论坛. 2007(05)
[5]合同效力瑕疵探微[J]. 崔建远. 政治与法律. 2007(02)
[6]论合同解除权的行使[J]. 徐纯先. 求索. 2006(08)
[7]合同解除的疑问与释答[J]. 崔建远. 法学. 2005(09)
[8]解除权问题的疑问与释答(下篇)[J]. 崔建远. 政治与法律. 2005(04)
[9]解除权问题的疑问与释答(上篇)[J]. 崔建远. 政治与法律. 2005(03)
[10]对合同解除权行使期限立法依据的思考[J]. 周大力.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04)
硕士论文
[1]合同法定解除权研究[D]. 王剑华.复旦大学 2008
[2]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 万德松.南京师范大学 2008
[3]论我国合同解除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D]. 赵军胜.郑州大学 2007
[4]合同解除权制度的比较法研究[D]. 李江.西南政法大学 2007
[5]合同解除若干问题研究[D]. 石永艳.苏州大学 2007
[6]合同解除的溯及力研究[D]. 邓叶芬.湖南师范大学 2006
[7]中英合同解除权行使的比较研究[D]. 王永亮.郑州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06297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合同解除权行使期限的含义和法律意义
一、合同解除权行使期限的含义
(一) 合同解除权的含义
(二) 合同解除权行使期限的含义
二、合同解除权行使期限的法律意义
第二章 合同约定的解除权行使期限
一、约定解除权的含义
二、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的形式
(一) 在合同中约定解除权行使的期限
(二) 补充约定解除权行使的期限
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的时问计算
(一) 以参照时间进行计算
(二) 明确解除权行使的期间
第三章 经当事人催告的解除权行使期限
一、"催告"的含义、形式和内容
(一) 催告的界定
(二) "催告"的形式
(三) "催告"的内容
二、"合理期限"的确定
三、当事人无约定且没有催告时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限
(一) 无约定无催告情形下合同解除权是否存在除斥期间
(二) 除斥期间期限的计算
(三) 合同解除权的默示放弃
第四章 我国有关合同解除权行使期限的完善
一、我国合同法中解除权行使期限的不足
(一) "催告"作为起算点不合法理
(二) 违约方不一定会进行催告,导致解除权行使期限无法起算
(三) 法律没有作出规定,当事人没有进行约定,且无对方催告的情形下,合同解除权无限期存在
二、完善我国合同法中解除权行使期限的建议
(一) 吸收相关司法解释的内容
(二) 对方的催告作为解除权行使期限计算的补充方法
(三) 吸纳国外法制中的默示放弃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德国民法中的催告制度——对我国债务人迟延的启示[J]. 王战涛.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4)
[2]无催告情形下合同解除权的消灭[J]. 李先波,易纯洁. 法学杂志. 2010(02)
[3]我国合同法上解除权的行使规则[J]. 崔建远,吴光荣. 法律适用. 2009(11)
[4]合同解除权行使的若干问题研究[J]. 雷裕春. 学术论坛. 2007(05)
[5]合同效力瑕疵探微[J]. 崔建远. 政治与法律. 2007(02)
[6]论合同解除权的行使[J]. 徐纯先. 求索. 2006(08)
[7]合同解除的疑问与释答[J]. 崔建远. 法学. 2005(09)
[8]解除权问题的疑问与释答(下篇)[J]. 崔建远. 政治与法律. 2005(04)
[9]解除权问题的疑问与释答(上篇)[J]. 崔建远. 政治与法律. 2005(03)
[10]对合同解除权行使期限立法依据的思考[J]. 周大力.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04)
硕士论文
[1]合同法定解除权研究[D]. 王剑华.复旦大学 2008
[2]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 万德松.南京师范大学 2008
[3]论我国合同解除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D]. 赵军胜.郑州大学 2007
[4]合同解除权制度的比较法研究[D]. 李江.西南政法大学 2007
[5]合同解除若干问题研究[D]. 石永艳.苏州大学 2007
[6]合同解除的溯及力研究[D]. 邓叶芬.湖南师范大学 2006
[7]中英合同解除权行使的比较研究[D]. 王永亮.郑州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062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606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