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品房预售合同中预购人利益的保护
发布时间:2022-02-17 19:13
商品房预售合同是一类特殊的买卖合同,它最基本的功能和目的就是在主体之间通过合同的形式移转标的物的所有权。预售合同与一般的买卖合同有相同之处,但是区别也是非常明显的。研究预售合同的独特之处,可以对合同的相关理论加以深刻的剖析,起到丰富和完善合同理论的作用。预售合同是以不动产为交易的标的物,为了保证预购人的利益,建立预告登记制度成为一种必然,此制度的建立对不动产的登记方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预售合同涉及到物权法和债权法中最难以解决和处理的不动产和买卖合同两大难点,因此研究预售合同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预售制度在我国以后建立,商品房预售合同具有了一定的普遍性。预售合同的标的物是在建的房屋,由于建筑工期长,时间跨度大,不确定因素多等原因,预售合同引起的纠纷比较多,预购人的利益遭受损失的情况比较严重。从合同的订立到合同的履行,预购人的各种利益都有被侵害的危险,使本来高兴、快乐的购置房屋充满了苦恼、心酸和无助。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在实践中,对预售人的行为加以约束,减少纠纷增加信任,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和交易安全。 本文在研究预售合同的一般理论后,从第二部分开始分阶段地论述了预购人利益被侵害...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预售合同的一般理论
一、预售合同的主体
(一) 预售人的资格限制
(二) 预购人
二、预售合同的内容
(一) 预售人的义务
(二) 预购人的权利
三、预售合同的性质
(一) 预售合同性质的学说及分析
(二) 商品房预售合同与一般买卖合同的区别
(三) 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性质
第二部分 商品房预售合同订立阶段预购人利益的保护
一、预售人缔约前的信息披露义务
(一) 信息披露义务的正当性
(二) 我国信息披露义务的评析
(三) 预售人信息的披露义务
二、对预售人欺诈的一般规制
(一) 欺诈的构成要件及原因
(二) 在商品房预售合同中欺诈的存在形式及判断标准
三、预售人的提示义务
第三部分 预售合同订立后到房屋竣工前预购人利益的保护
一、预售合同中的不安抗辩权
(一) 不安抗辩权在商品房预售合同中的适用不能
(二) 不安抗辩权适用不能的法律效果
(三) 不安抗辩权行使的条件
二、预售款的监管
(一) 预售款的监管性质
(二) 预售款的监管模式分析
(三) 预售款的监管 + 担保模式分析
三、预告登记制度
(一) 预告登记制度对预购人的意义
(二) 预告登记制度对预购人的效力
(三) 我国建立预告登记制度的问题——兼评《物权法》草案稿
第四部分 房屋竣工后到交付完成预购人利益的保护
一、商品房预售合同的履行
(一) 预售合同履行的意义
(二) 预售合同中交付义务的履行
二、商品房预售合同中的违约救济措施
(一) 实际履行中预购人利益的保护
(二) 解除合同中顶购人利益的保护
(三) 赔偿损失中预购人利益的保护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J]. 董文军. 当代法学. 2006(02)
[2]论不动产物权变动的交付[J]. 王成. 政治与法律. 2005(06)
[3]信息不对称、附随义务与缔约过失责任[J]. 许明月,林全玲. 河北法学. 2005(10)
[4]商品房购买决策的顾客成本因素分析[J]. 范仕军,于坤章.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1)
[5]一物二卖的救济与防范[J]. 马新彦. 法学研究. 2005(02)
[6]我国预售房产预告登记制度的建构[J]. 鲁晓明. 政法学刊. 2005(01)
[7]不动产二重买卖研究——意思主义与形式主义制度设计之比较[J]. 孙鹏. 比较法研究. 2005(01)
[8]商品房预售合同性质探讨[J]. 雷蕾.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1)
[9]商品房交易中的欺诈行为与防治对策[J]. 关永宏. 经济问题. 2004(09)
[10]论商品房预售合同买受人债权的保护制度预告登记制度[J]. 潘杰. 法律适用. 2004(09)
硕士论文
[1]论商品房预售合同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D]. 杨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
[2]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研究[D]. 贾慧姝.清华大学 2004
[3]商品房预售市场欺诈行为的法律分析[D]. 于连平.黑龙江大学 2004
[4]英法缔约前的信息披露义务比较研究[D]. 解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
[5]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研究[D]. 刘思源.郑州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29957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预售合同的一般理论
一、预售合同的主体
(一) 预售人的资格限制
(二) 预购人
二、预售合同的内容
(一) 预售人的义务
(二) 预购人的权利
三、预售合同的性质
(一) 预售合同性质的学说及分析
(二) 商品房预售合同与一般买卖合同的区别
(三) 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性质
第二部分 商品房预售合同订立阶段预购人利益的保护
一、预售人缔约前的信息披露义务
(一) 信息披露义务的正当性
(二) 我国信息披露义务的评析
(三) 预售人信息的披露义务
二、对预售人欺诈的一般规制
(一) 欺诈的构成要件及原因
(二) 在商品房预售合同中欺诈的存在形式及判断标准
三、预售人的提示义务
第三部分 预售合同订立后到房屋竣工前预购人利益的保护
一、预售合同中的不安抗辩权
(一) 不安抗辩权在商品房预售合同中的适用不能
(二) 不安抗辩权适用不能的法律效果
(三) 不安抗辩权行使的条件
二、预售款的监管
(一) 预售款的监管性质
(二) 预售款的监管模式分析
(三) 预售款的监管 + 担保模式分析
三、预告登记制度
(一) 预告登记制度对预购人的意义
(二) 预告登记制度对预购人的效力
(三) 我国建立预告登记制度的问题——兼评《物权法》草案稿
第四部分 房屋竣工后到交付完成预购人利益的保护
一、商品房预售合同的履行
(一) 预售合同履行的意义
(二) 预售合同中交付义务的履行
二、商品房预售合同中的违约救济措施
(一) 实际履行中预购人利益的保护
(二) 解除合同中顶购人利益的保护
(三) 赔偿损失中预购人利益的保护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J]. 董文军. 当代法学. 2006(02)
[2]论不动产物权变动的交付[J]. 王成. 政治与法律. 2005(06)
[3]信息不对称、附随义务与缔约过失责任[J]. 许明月,林全玲. 河北法学. 2005(10)
[4]商品房购买决策的顾客成本因素分析[J]. 范仕军,于坤章.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1)
[5]一物二卖的救济与防范[J]. 马新彦. 法学研究. 2005(02)
[6]我国预售房产预告登记制度的建构[J]. 鲁晓明. 政法学刊. 2005(01)
[7]不动产二重买卖研究——意思主义与形式主义制度设计之比较[J]. 孙鹏. 比较法研究. 2005(01)
[8]商品房预售合同性质探讨[J]. 雷蕾.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1)
[9]商品房交易中的欺诈行为与防治对策[J]. 关永宏. 经济问题. 2004(09)
[10]论商品房预售合同买受人债权的保护制度预告登记制度[J]. 潘杰. 法律适用. 2004(09)
硕士论文
[1]论商品房预售合同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D]. 杨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
[2]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研究[D]. 贾慧姝.清华大学 2004
[3]商品房预售市场欺诈行为的法律分析[D]. 于连平.黑龙江大学 2004
[4]英法缔约前的信息披露义务比较研究[D]. 解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
[5]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研究[D]. 刘思源.郑州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29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629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