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员工心理契约及相关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9 16:52
随着行为科学对“人”的研究的深入,员工心理契约成为目前国内外理论和实践探讨的重要内容。我国学者已经开始结合中国文化背景进行员工心理契约的初步研究,但对具体特殊行业员工心理契约的研究还比较少。基于金融行业在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独特的行业特点,本文应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员工的角度探索该行业组织和员工间的心理契约结构维度和内部关系,进而研究人口统计特征在心理契约上的差异,以及心理契约如何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通过数据分析,本研究检验了金融行业员工心理契约三维结构的合理性,证实心理契约内部组织责任对员工责任有较大的影响,心理契约内容在人口统计特征变量上差异显著,最后,研究发现心理契约对员工的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均存在较大影响。这些研究结果对金融行业组织和员工关系管理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未来研究的进一步检验。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2章 文献综述和假设
2.1 心理契约的概念和特征
2.2 心理契约与相关概念区别
2.3 心理契约的理论基础
2.4 心理契约的内容及发展
2.5 心理契约的结构及发展
2.6 心理契约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2.7 心理契约与工作态度的关系研究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框架
3.2 研究对象和资料收集方法
3.3 测量工具
3.4 信度和效度分析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4.1 样本描述
4.2 心理契约结构维度的检验
4.3 员工人口统计特征在心理契约上的差异
4.4 金融行业员工心理契约类型分析
4.5 员工心理契约对工作态度的影响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员工公平感对离职倾向影响的实证研究[J]. 夏春,王晓娟,朱永新. 现代管理科学. 2006(10)
[2]员工心理契约及其组织效果研究[J]. 朱晓妹,王重鸣. 管理工程学报. 2006(03)
[3]员工工作满意度研究综述[J]. 肖峰. 科技资讯. 2006(17)
[4]组织中的心理契约[J]. 黄文艳,马剑虹. 人类工效学. 2006(01)
[5]基于心理契约的组织公民行为管理[J]. 武欣,吴志明. 管理现代化. 2005(02)
[6]中国背景下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结构研究[J]. 朱晓妹,王重鸣. 科学学研究. 2005(01)
[7]层级、态度和心理契约——基于一个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J]. 唐翌. 南开管理评论. 2004(06)
[8]国内心理契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余琛. 经济论坛. 2004(19)
[9]员工心理契约结构维度的探索与验证[J]. 陈加洲,凌文辁,方俐洛.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03)
[10]国外心理契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J]. 魏峰,张文贤.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4(02)
博士论文
[1]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D]. 李原.首都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我国IT企业员工心理契约及时相关因素的影响[D]. 戴金珠.大连理工大学 2005
[2]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员工心理契约的实证研究[D]. 张敏.山东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63788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2章 文献综述和假设
2.1 心理契约的概念和特征
2.2 心理契约与相关概念区别
2.3 心理契约的理论基础
2.4 心理契约的内容及发展
2.5 心理契约的结构及发展
2.6 心理契约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2.7 心理契约与工作态度的关系研究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框架
3.2 研究对象和资料收集方法
3.3 测量工具
3.4 信度和效度分析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4.1 样本描述
4.2 心理契约结构维度的检验
4.3 员工人口统计特征在心理契约上的差异
4.4 金融行业员工心理契约类型分析
4.5 员工心理契约对工作态度的影响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员工公平感对离职倾向影响的实证研究[J]. 夏春,王晓娟,朱永新. 现代管理科学. 2006(10)
[2]员工心理契约及其组织效果研究[J]. 朱晓妹,王重鸣. 管理工程学报. 2006(03)
[3]员工工作满意度研究综述[J]. 肖峰. 科技资讯. 2006(17)
[4]组织中的心理契约[J]. 黄文艳,马剑虹. 人类工效学. 2006(01)
[5]基于心理契约的组织公民行为管理[J]. 武欣,吴志明. 管理现代化. 2005(02)
[6]中国背景下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结构研究[J]. 朱晓妹,王重鸣. 科学学研究. 2005(01)
[7]层级、态度和心理契约——基于一个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J]. 唐翌. 南开管理评论. 2004(06)
[8]国内心理契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余琛. 经济论坛. 2004(19)
[9]员工心理契约结构维度的探索与验证[J]. 陈加洲,凌文辁,方俐洛.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03)
[10]国外心理契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J]. 魏峰,张文贤.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4(02)
博士论文
[1]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D]. 李原.首都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我国IT企业员工心理契约及时相关因素的影响[D]. 戴金珠.大连理工大学 2005
[2]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员工心理契约的实证研究[D]. 张敏.山东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637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663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