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至民国闽北的家族产业、茶山经营与城市生活 ——以契约为主要分析资料
发布时间:2022-10-21 18:32
本文以闽北地区武夷山,建瓯,延平三个地方档案馆所收集的契约文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三地契约文书所展现出的不同内容为线索,进行归纳总结,通过以契约为主要的分析资料,加上地方志,古籍等文献参考,展开对这三地在清代中后期直到民国时期,地方经济社会所展现出的不同发展态势。在文章的第三章中,通过所收集的葛氏家族共计55份契约展现出在建瓯的地方大族——葛氏家族在清末到民国时期家族的产业从聚集到分散的过程。我们通过这一现象看到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大族在近代不断衰落的过程。第四章所分析的是闽北武夷山地区茶山经营的几种契约文书,本文通过分析清代中后期武夷山茶山契约文书的不同类型及其内涵来理解茶叶经营对当地经济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第五章所展现的是清代到民国时期延平地区房产契约文书,本文通过对延平的房产交易契约来分析当地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以及官府对房产契约逐步加强管理的过程。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2.1 关于契约文书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契约文书的收集整理
1.2.3 福建契约文书的研究现状
1.3 资料来源与分析框架
第2章 闽北区位与契约文献
2.1 闽北的环境区位
2.2 闽北的历史沿革及社会经济发展
2.2.1 闽北的历史沿革
2.2.2 闽北的社会经济发展
2.3 明清时期契约的发展及其特点
2.3.1 明清时期契约文书的结构和特点
2.3.2 闽北地区明清契约文书的发展
第3章 家族产业的积累与分散——以建瓯葛氏为中心
3.1 闽北大族与地方社会
3.1.1 明清以来闽北地区的家族社会
3.1.2 葛氏家族在地方上的影响
3.1.3 清末民初土地交易中的葛氏家族
3.2 清代葛氏的产业积累
3.3 民国葛氏产业的转移
第4章 山地产权与茶业经营——以武夷山茶山经营为中心
4.1 山区茶业的经营与发展
4.2 山地契约的几种类型及其内涵
4.2.1 山地契约的主要类型---买卖契约
4.2.2 山地契约的其他类型----贸换,分山,拼山
4.3 茶业经营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4.3.1 商品经济发展日益深入
4.3.2 农民生计商业化
4.3.3 促使当地农业生产力获得提高
第5章 城市生活与房产问题——以延平房产契约为中心
5.1 交通、商业与城市发展
5.1.1 闽北地区交通的发展
5.1.2 延平府城的形成及发展
5.2 住房问题与房产分化
5.3 房契制度与地方惯习
5.4 地方惯习
5.4.1 女性参与契约文书的订立
5.4.2 契约格式的地方规范化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闽西的生态压力与人口迁徙——基于高头江氏族谱与契约的分析[J]. 彭兴.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9(04)
[2]嘉道时期广州高第街许氏房产契约研究[J]. 刘正刚,张启龙. 广东社会科学. 2019(02)
[3]清代河西地区房产交易契约初探——甘肃民间契约文书研究之二[J]. 罗将,谢继忠,蒋兴国. 社科纵横. 2017(11)
[4]近三十年来江西地区契约文书研究综述[J]. 高劲松,张琼,彭志才. 地方文化研究. 2017(05)
[5]《中国永佃制度研究》出版[J].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7(04)
[6]简析潜山地区清代及民国时期土地契约[J]. 余淑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5(11)
[7]契约文书中的宗族参与——以江西地区为中心[J]. 彭志才,曾敏,高劲松. 衡水学院学报. 2015(02)
[8]20世纪以来明清契约文书整理与研究综述[J]. 闫晓婷. 赤子(上中旬). 2015(03)
[9]我国土地契约发展历史考察——基于地方政府作用的视角[J]. 邹伟,马威,孙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10]明清时期田皮交易契约研究[J]. 柴荣.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4(04)
博士论文
[1]清代以来江西地区社会经济若干问题研究(1723-1964)[D]. 彭志才.河北大学 2014
[2]福建民间契约文书的最新搜集和论说[D]. 卢增荣.厦门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浅析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土地房屋租赁[D]. 魏伏月.内蒙古大学 2019
[2]清代至民国鲁西北房地契约研究[D]. 高逸云.河北大学 2014
[3]清代土地绝卖契约研究[D]. 周进.武汉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96162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2.1 关于契约文书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契约文书的收集整理
1.2.3 福建契约文书的研究现状
1.3 资料来源与分析框架
第2章 闽北区位与契约文献
2.1 闽北的环境区位
2.2 闽北的历史沿革及社会经济发展
2.2.1 闽北的历史沿革
2.2.2 闽北的社会经济发展
2.3 明清时期契约的发展及其特点
2.3.1 明清时期契约文书的结构和特点
2.3.2 闽北地区明清契约文书的发展
第3章 家族产业的积累与分散——以建瓯葛氏为中心
3.1 闽北大族与地方社会
3.1.1 明清以来闽北地区的家族社会
3.1.2 葛氏家族在地方上的影响
3.1.3 清末民初土地交易中的葛氏家族
3.2 清代葛氏的产业积累
3.3 民国葛氏产业的转移
第4章 山地产权与茶业经营——以武夷山茶山经营为中心
4.1 山区茶业的经营与发展
4.2 山地契约的几种类型及其内涵
4.2.1 山地契约的主要类型---买卖契约
4.2.2 山地契约的其他类型----贸换,分山,拼山
4.3 茶业经营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4.3.1 商品经济发展日益深入
4.3.2 农民生计商业化
4.3.3 促使当地农业生产力获得提高
第5章 城市生活与房产问题——以延平房产契约为中心
5.1 交通、商业与城市发展
5.1.1 闽北地区交通的发展
5.1.2 延平府城的形成及发展
5.2 住房问题与房产分化
5.3 房契制度与地方惯习
5.4 地方惯习
5.4.1 女性参与契约文书的订立
5.4.2 契约格式的地方规范化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闽西的生态压力与人口迁徙——基于高头江氏族谱与契约的分析[J]. 彭兴.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9(04)
[2]嘉道时期广州高第街许氏房产契约研究[J]. 刘正刚,张启龙. 广东社会科学. 2019(02)
[3]清代河西地区房产交易契约初探——甘肃民间契约文书研究之二[J]. 罗将,谢继忠,蒋兴国. 社科纵横. 2017(11)
[4]近三十年来江西地区契约文书研究综述[J]. 高劲松,张琼,彭志才. 地方文化研究. 2017(05)
[5]《中国永佃制度研究》出版[J].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7(04)
[6]简析潜山地区清代及民国时期土地契约[J]. 余淑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5(11)
[7]契约文书中的宗族参与——以江西地区为中心[J]. 彭志才,曾敏,高劲松. 衡水学院学报. 2015(02)
[8]20世纪以来明清契约文书整理与研究综述[J]. 闫晓婷. 赤子(上中旬). 2015(03)
[9]我国土地契约发展历史考察——基于地方政府作用的视角[J]. 邹伟,马威,孙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10]明清时期田皮交易契约研究[J]. 柴荣.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4(04)
博士论文
[1]清代以来江西地区社会经济若干问题研究(1723-1964)[D]. 彭志才.河北大学 2014
[2]福建民间契约文书的最新搜集和论说[D]. 卢增荣.厦门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浅析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土地房屋租赁[D]. 魏伏月.内蒙古大学 2019
[2]清代至民国鲁西北房地契约研究[D]. 高逸云.河北大学 2014
[3]清代土地绝卖契约研究[D]. 周进.武汉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96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696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