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同效力正当性的理论说明
发布时间:2022-11-06 12:34
对合同效力法理基础的研究是合同法研究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整个私法研究的基础问题之一,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皆不容小觑。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民法学者对合同法的关注重点多在具体制度,对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却着力甚少,从历史角度全面梳理合同效力正当性理论论证更是凤毛麟角。本文的目的即在于填补这方面的空缺。 本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论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介绍大陆法系18世纪前的古典契约制度、对其效力正当性的理论说明以及普通法早期的契约制度。两大法系早期的契约制度都呈现出明显的实用主义特点,注重顺应时代发展解决实际问题。古典法学缺乏对契约制度的系统理论说明,中世纪后大陆法的契约效力理论论证则带有早期法学特有的道德伦理成分。 第二部分为论文的第三章,重点论述19世纪逐渐兴起的意志理论。意志理论虽然在近代法学的合同效力正当性说明理论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但其背后的法哲学基础却有很大的不同。论文选取对普通法和欧洲大陆法影响最大的美国洛克自然学派、英国功利学派、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学派以及黑格尔理想主义学派,分析这些不同法哲学流派下的意志理论的共同点以及差异。正是这些差...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大陆法:从古罗马到法国民法典
1.1 罗马法上的契约概念与理论基础——伦理基础和实践理性的衡平
1.2 从中世纪到法国民法典时期欧洲大陆的契约实践与理论说明——亚里士多德伦理和形而上学解释方式的兴起 第二章 早期普通法上的合同概念 第三章 意志理论(WILL THEORY)的兴起
3.1 美国洛克自然学派体现的自然权利意志理论
3.2 英国功利学派的功利意志理论
3.3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学派的个人自由意志理论
3.4 黑格尔理想主义学派的共同意志理论 第四章 二十世纪前期对意志理论的主要批判
4.1 一战前对意志理论的“外缘式批判”(EXTERNAL CRITIQUES):社会法学的合同理论
4.2 现实主义法学派对意志理论的“外缘式批判”——合同法国家制度主义(ASTATE IMPOSED ‘REGIME’)
4.3 对意志理论的内缘式批判(INTERNAL CRITIQUES)
4.3.1 合同客观事实理论
4.3.2 普通法的对价规则(consideration doctrine)
4.3.3 从实体法视角对意志理论的“内缘式批判”——侵权和不当得利规则对合同法规则的影响 第五章 合同效力正当性理论说明在当代的发展
5.1 富勒“合同损害赔偿中的信赖利益”一文的主要理论贡献
5.2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普通法学界第一波合同理论说明浪潮
5.3 80 年代末开始的第二波合同理论说明浪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合同效力正当性的解释模式及其重建[J]. 徐涤宇. 法商研究. 2005(03)
[2]合同概念的历史变迁及其解释[J]. 徐涤宇. 法学研究. 2004(02)
[3]契约效力的根源及其正当化说明理论[J]. 李永军. 比较法研究. 1998(03)
本文编号:3703508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大陆法:从古罗马到法国民法典
1.1 罗马法上的契约概念与理论基础——伦理基础和实践理性的衡平
1.2 从中世纪到法国民法典时期欧洲大陆的契约实践与理论说明——亚里士多德伦理和形而上学解释方式的兴起 第二章 早期普通法上的合同概念 第三章 意志理论(WILL THEORY)的兴起
3.1 美国洛克自然学派体现的自然权利意志理论
3.2 英国功利学派的功利意志理论
3.3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学派的个人自由意志理论
3.4 黑格尔理想主义学派的共同意志理论 第四章 二十世纪前期对意志理论的主要批判
4.1 一战前对意志理论的“外缘式批判”(EXTERNAL CRITIQUES):社会法学的合同理论
4.2 现实主义法学派对意志理论的“外缘式批判”——合同法国家制度主义(ASTATE IMPOSED ‘REGIME’)
4.3 对意志理论的内缘式批判(INTERNAL CRITIQUES)
4.3.1 合同客观事实理论
4.3.2 普通法的对价规则(consideration doctrine)
4.3.3 从实体法视角对意志理论的“内缘式批判”——侵权和不当得利规则对合同法规则的影响 第五章 合同效力正当性理论说明在当代的发展
5.1 富勒“合同损害赔偿中的信赖利益”一文的主要理论贡献
5.2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普通法学界第一波合同理论说明浪潮
5.3 80 年代末开始的第二波合同理论说明浪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合同效力正当性的解释模式及其重建[J]. 徐涤宇. 法商研究. 2005(03)
[2]合同概念的历史变迁及其解释[J]. 徐涤宇. 法学研究. 2004(02)
[3]契约效力的根源及其正当化说明理论[J]. 李永军. 比较法研究. 1998(03)
本文编号:3703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703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