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的证据认定
发布时间:2023-09-17 15:23
合同诈骗罪是《刑法》中的一个具体罪名,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规定在《刑法》第224条中,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合同诈骗案件,往往是司法机关依据该规定,对某行为进行审查判断,最后依据自己的看法来认定其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随着近代合理主义的兴起,开始通过人的理性发现事实真相。因此,形成了一项原则:认定事实必须依据证据,其他任何东西都不是认定事实的依据。”而在诉讼过程中,认证是指法官在审判过程中对诉讼双方提供的证据,或者法官自行收集的证据,进行审查判断,确认其证据能力和证据效力的活动。简言之,认证就是对证据的认定。由这个概念可以看出,认定证据的主体是法官,它是法官行使审判权的一种职能活动,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问题是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 在对合同诈骗罪证据进行认定的过程中,法官本着法律的规定,对证据进行综合考量,从而得出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的结论。但在此过程中,法官不仅要遵循刑事诉讼证据的一般理论,如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证明责任等相关规定,更要关注合同诈骗罪案自身证据的特殊性。笔者...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合同诈骗罪证据认定的一般理论
(一) 合同诈骗罪是依证据认定的结果
1、合同诈骗罪首先是立法上的犯罪
2、合同诈骗罪又是司法上的犯罪
3、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关键在于证据的认定
(二) 合同诈骗罪证据认定的一般理论
1、刑事案件证据认定的一般理论
2、合同诈骗罪证据认定的一般理论
二、认定合同诈骗罪的主要证据
(一) 关于“合同”的证据
(二) 关于“虚假签订、不实履行行为”的证据
(三) 关于“相对方陷入认识错误”的证据
(四) 关于“相对方‘自愿’交付财物”的证据
(五) 关于“行为人获得了利益”的证据
(六) 关于“相对方受到了损失”的证据
(七) 关于“非法占有目的”的证据
三、法官认定合同诈骗罪的思维过程
四、合同诈骗罪的实证分析
(一) 案情简要
(二) 案例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本文编号:3847695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合同诈骗罪证据认定的一般理论
(一) 合同诈骗罪是依证据认定的结果
1、合同诈骗罪首先是立法上的犯罪
2、合同诈骗罪又是司法上的犯罪
3、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关键在于证据的认定
(二) 合同诈骗罪证据认定的一般理论
1、刑事案件证据认定的一般理论
2、合同诈骗罪证据认定的一般理论
二、认定合同诈骗罪的主要证据
(一) 关于“合同”的证据
(二) 关于“虚假签订、不实履行行为”的证据
(三) 关于“相对方陷入认识错误”的证据
(四) 关于“相对方‘自愿’交付财物”的证据
(五) 关于“行为人获得了利益”的证据
(六) 关于“相对方受到了损失”的证据
(七) 关于“非法占有目的”的证据
三、法官认定合同诈骗罪的思维过程
四、合同诈骗罪的实证分析
(一) 案情简要
(二) 案例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本文编号:3847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847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