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合同违约金法律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合同违约金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违约金自从产生之始就存在着诸多争议,其中争议的焦点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围绕赔偿性违约金和惩罚性违约金的判断标准问题;其二是围绕合同当事人约定违约金司法调整问题。本文选择从具体的案例入手,以审判实践的角度,对以上两个争议焦点展开研究。违约金的性质界定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关于违约金使用过程中争议较大的问题,而赔偿性违约金与惩罚性违约金的理论争议是其最具争议的问题。本文从三个争议焦点入手,对争议的关键问题进行梳理。其一是惩罚性违约金是否存在的问题;其二是惩罚性违约金以何种方式存在的问题;其三是在发生迟延履行的违约形态中是否依然存在赔偿性违约金的可能性问题。这三个问题的提出具有层层递进,由浅显到深入的逻辑关系,进而得出我国《合同法》第114条3款规定的迟延履行违约形态中,违约金损害赔偿包含两个部分,即原合同履行利益的损失赔偿和原合同履行利益之外的迟延赔偿。迟延赔偿相对于原合同履行利益损失赔偿来说是一份额外给付,其性质独立于惩罚性违约金作为额外给付这一性质,如果存在迟延赔偿数额过高的情形,仍然可以对其调整,并与惩罚性违约金不能进行司法调整的特性独立开来。关于违约金司法调整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违约金调整的理论基础,合同自由原则与公平正义原则的相互作用,是违约金司法调整的思想理论主线;第二是法官自由裁量权行使所坚持的审慎原则,要充分兼顾市场发展的基本态势,考虑不同民事主体对签订合同违约金的利益目的和风险评估能力。第三是对违约金司法调整具体参考因素包括因违约所造成的实际损失、当事人过错程度以及违约金的调整幅度等。本文结合案例的实际情况对违约金数额进行司法调整的理论基础和参考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并对法院所做判决的合理之处和不足之处做出评析。以便法官在写作司法裁判文书之时,不仅有明确规范的法律条文作为支撑,还有更具有的法学理论的逻辑推理呈现于司法文书之中。
【关键词】:赔偿性违约金 惩罚性违约金 司法调整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10-13
- 一、案情简介10-11
- 二、案例的争议焦点11-13
- (一)违约金的定性问题11-12
- (二)违约金的司法调整问题12-13
- 第二章 违约金性质的界定13-23
- 一、违约金的类型13-14
- 二、赔偿性违约金和惩罚性违约金的理论争议14-18
- 三、违约金性质的界定对司法判决的影响18-19
- 四、违约金请求权与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竞合19-21
- 五、本案违约金性质的认定21-23
- 第三章 违约金数额的调整23-33
- 一、违约金数额调整的理论分析23-27
- (一)违约金数额调整的理论基础23-25
- (二)法官自由裁量权行使审慎原则25-27
- 二、过高违约金数额调整的参考因素27-30
- (一)参考因素之一:实际损失27-28
- (二)参考因素之二:当事人的过错程度28-29
- (三)参考因素之三:“30%”的调整幅度29-30
- 三、过低违约金数额调整的参考因素30-31
- 四、本案争议焦点的解决31-33
- 结语33-34
- 参考文献34-35
- 个人简历35-36
- 后记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菊英;试论后合同义务[J];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刘晓霞;试析《合同法》中合同义务的扩张及意义[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王向前;“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与“合同的终止”辨析[J];理论月刊;2001年12期
4 张春普;扩延合同义务及其法律性质浅探[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贾邦俊;合同义务扩张的种类及比较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6 李康宁,王秀英;简论先合同义务[J];长白学刊;2002年06期
7 胡绍兰;合同的欺诈行为及反欺诈措施[J];基建优化;2003年01期
8 杨路明;论先合同义务[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9 李本厚;后合同义务浅论[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马齐林;合同概念考[J];杭州商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栋梁;;债务转移合同的效力判断标准[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2 朱树英;;山雨欲来风满楼 全国范围内解决拖欠工程款的重大战役全面打响[A];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朱树英;;运用法律手段从源头解决工程款拖欠并预防边清边欠和新的拖欠[A];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关琦;;新合同法若干问题的研究[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陈继德;;寿险公司理赔管理的风险与对策[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实务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律师 卫爱民;不如约履行合同可以起诉[N];中国水利报;2000年
2 高伟 刘立柱;广告合同案件的举证与认证[N];人民法院报;2000年
3 丁剑;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防范[N];中国航空报;2006年
4 刘劲柳;签订的合同与广告线路不同旅行社是否构成欺诈[N];中国旅游报;2009年
5 河南省内乡县人民法院 魏建国 杨慧文;医院未尽后合同义务致患者损害应担责[N];人民法院报;2009年
6 ;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N];中国工商报;2010年
7 徐文杰 武佩吉;卖房人签好合同起悔意 判决退首金另赔七万四[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3年
8 李杰;从挤伤索赔谈“先合同义务”[N];甘肃法制报;2005年
9 钱军 徐爱贤;后合同义务不履行 损失扩大共担责[N];检察日报;2003年
10 钟胜荣;合同中的开票义务也须履行[N];人民法院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玉梅;根本违约论[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朱体正;冠名权:界说与运作[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必春;论先合同义务[D];贵州大学;2008年
2 刘茜;后合同义务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3 杨华东;论先合同义务与先合同责任[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朱亚锋;先合同义务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孙敬育;论后合同义务[D];扬州大学;2014年
6 谭丹婷;欧洲私法中的先合同义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曾利民;医疗合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邢佳麒;美国法上秘密信息的合同保护[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海燕;我国医疗合同若干问题探讨[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颜文俊;论保险合同的先合同义务[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38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738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