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力资源对劳动合同法的适应及对策
本文关键词:高校人力资源对劳动合同法的适应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校建设和制度改革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就将许多相关法律规范和管理理念应用到其中。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作为高校社会化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其管理制度的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就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内容应用到其中,从而使得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得到进一步提高。本文主要介绍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政策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和适用性,提出了相关对策,来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以供参考。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高校人力资源 影响分析 对策
【分类号】:D922.5;G647.2
【正文快照】: 目前,在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人们为了使其管理工作的合法性和科学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政策应用到其中。一、《劳动合同法》对高校人力资源的影响和适用性1.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影响我们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其管理工作的质量问题主要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乐平;;新《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锦秀;四川省ABC县企业劳务派遣用工争议的原因与对策[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冉;夏铭;;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姜颖;;劳动合同法对现行劳动法的修改及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杨方方;;新《劳动合同法》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转变[J];经济管理;2007年23期
4 张晓蓉;;《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四川劳动保障;2007年07期
5 陈莉云;;《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影响及其应对[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6 杨宏伟;;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03期
7 庆玲;;《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制度变化解读[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瑛;高校人力资源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2 张轶坤;张兰娜;;关于高校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张婧;;浅议如何构建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J];法制与社会;2007年07期
4 黄志伟;;新时期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创新[J];理论与改革;2007年06期
5 俞明祥;;略论新时期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法制与社会;2009年08期
6 王克君;曾觉吾;;高校人力资源的特性分析及管理的对策研究[J];理论界;2010年01期
7 李明;;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科学化构建[J];理论导刊;2010年12期
8 郑其绪;;从制度视角研究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力作——评《中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研究》[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郭亚锋;;新时期高校人力资源配置优化与创新研究[J];学理论;2012年22期
10 侯军;;试谈独立设置成人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彭延岭;;从人的全面发展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2 韩秀如;;科研与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A];首届"华星杯"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优秀论文评选[C];2004年
3 梁彦;陈平水;;山西省普通高校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实证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孙刚成;;内聘金 外聘银——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的招聘途径探讨[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陈思先;;浅议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伦理问题[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俊丰;;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的探索与研究[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黑龙江大学社会科学处 李洪波;职业自我效能感提升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绩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清;公办高校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李越恒;高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3 梁进;我国高校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小燕;高校人力资源模糊管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玉蓉;高等学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甘涛;基于薪酬激励视角的高校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构建[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史容;我国高校人力资源配置优化和效率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王丹丹;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9 李俊;高校人力资源指数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王可男;高校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41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741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