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浅析损害赔偿中的可预见性规则

发布时间:2017-08-26 21:37

  本文关键词:浅析损害赔偿中的可预见性规则


  更多相关文章: 可预见 构成 适用


【摘要】:可预见性规则作为损害赔偿的重要规则之一,其约束和规范着损害赔偿的范围,既保障了被侵权人利益也保护了侵害方的合法利益。在我国可预见性规则随着《合同法》的出台以更加明确的标准得以应用,但是我国对于可预见性规则的应用在适用条件、具体规定、处理措施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和漏洞。要完善这些问题,就必须先深入研究可预见性规则的渊源、理论基础和构成要素。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教育学院;
【关键词】可预见 构成 适用
【分类号】:D923.6
【正文快照】: 一、可预见性规则概述(一)定义可预见性规则的定义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因违约给另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害时,违约方仅就其在缔约时可预见或应预见到的因违约而造成的损失负责赔偿,而对于超过遇见范围的损失不予赔偿。(二)渊源可预见性规则理论的渊源由来已久,可预见性规则最早可以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明;;房产新政案件裁判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叶金强;;论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的赔偿[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李明发;无效保证合同的民事责任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4 胡小红;论私法的强行性规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5 翁连金;无过错责任原则确立原因透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6 阳高峰;;缔约过失类型化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7 李青;;家政服务机构责任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王婉琳;;效率违约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高永周;;论缔约过失的损害赔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戚枝淬;论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性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凌;刘定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视角——基于法经济学的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易凌;刘定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视角——基于法经济学的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4 蒋浩;;情势变更原则及其法律适用——以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5 陈婉玲;梁开斌;;论商业信用权的法律保护[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6 张雪樵;;独家分销权保护之研究[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7 施玉平;;辞职权法律研究[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单红军;赵阳;;无单放货,狼乎?兔乎?[A];中国律师2001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林鹏鸠;;中国无单放货有关法律问题研究[A];中国律师2002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姜丛华;卢方舟;;论强制缔约[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许俊强;目的港受领迟延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钟淑健;民事抗辩权及其基本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杨柏国;中国私募证券法律规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林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法律风险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王威;《鹿特丹规则》下海运履约方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谢慧;法源视野中的合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郑志军;国际海运承运人之履行辅助人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臻;物之瑕疵担保责任独立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蒋文瑾;合同解除法律效果的若干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娄永;论违约金的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瑜;买卖合同风险移转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杨坚;旅游合同的违约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石钟旭;侵权法框架内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方建新;论情势变更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赵丽丹;根本违约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尚晓璐;缺陷服务行为致第三人损害的民事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李长旭;略论当事人在权利瑕疵担保中的主观过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素红;论违约责任在精神损害赔偿中的适用[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方令;论我国新合同法原则的适用[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3 闫英;关于预期违约的法律救济[J];行政与法;2002年08期

4 李辉,章文艳;离婚损害赔偿在适用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姜庆丹;赵研;;试论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法中的适用[J];理论界;2006年12期

6 王惠中;知识产权法定赔偿方式的适用[J];河北法学;2002年03期

7 叶莲,梁文,周蹈;修正后的《婚姻法》在适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邓家诚,黄志平;论诚信原则的适用——源于一则案例的思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牛犁耘;诉讼时效制度对于物上请求权适用问题探讨[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陈妙英;;国际惯例的若干问题研究——兼议国际惯例在我国民法典中的立法问题[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姜丛华;朱宁;;预约研究[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2 汪海燕;;集体林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3 胡杨;欧宾;;科技期刊刊名商标权保护[A];中国高校学出版(Ⅱ)——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3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杨建生;;违约可得利益损失赔偿的实务研究[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罗瑞丰;商标的构成要素[N];国际商报;2010年

2 吴新华;初期混淆与近似商标的判定[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3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师安宁;知识产权质押中的权利构成[N];人民法院报;2008年

4 刘春霖;互联网上商标侵权的主要表现及其对策[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李延生邋通讯员 郭京霞;Zippo立体商标七年而“立”[N];中国企业报;2008年

6 郝如峰;民事法律行为成立与生效的联系与区别[N];江苏法制报;2006年

7 范启其;可预见规则适用中之主观状态[N];人民法院报;2006年

8 蒋志培 孔祥俊 王永昌;一把锋利的反不正当竞争“手术刀”[N];中国工商报;2007年

9 北京德恒(深圳)律师事务所 马胜泉;保险法与侵权法、合同法上的因果关系之辨析[N];人民法院报;2011年

10 吴群;对商标的显著性的理解[N];中国工商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晓平;专利等同侵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王琳琳;论私权及其体系化[D];吉林大学;2012年

3 张萍;中国舞蹈著作权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4 金YТ,

本文编号:743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743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b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