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解雇的认定
本文关键词:非法解雇的认定
更多相关文章: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法 解雇 劳动者 征求意见稿 法律责任 解除劳动合同 程序性 非法 违反
【摘要】:正非法解雇及其法律责任规定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和第八十七条,非法解雇即指"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泛泛而言,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解雇事由及解雇程序即为非法解雇。但值得深究的是,解雇无论是实体事由还是程序的违反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法 解雇 劳动者 征求意见稿 法律责任 解除劳动合同 程序性 非法 违反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非法解雇及其法律责任规定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和第八十七条,非法解雇即指“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泛泛而言,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解雇事由及解雇程序即为非法解雇。但值得深究的是,解雇无论是实体事由还是程序的违反均属非法解雇吗?非法解雇认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曙光;;《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会引发行业洗牌吗?[J];上海企业;2007年12期
2 黄胜男;;《劳动合同法》对劳资双方利弊之分析[J];就业与保障;2009年05期
3 ;不签合同合法吗[J];农民文摘;2008年10期
4 ;焦点[J];商业文化;2007年14期
5 王耀平;;新《劳动合同法》遭遇现实之惑——律师解析新法[J];中国经贸;2008年04期
6 周斌;;签订劳动合同,别被忽悠了[J];职业;2011年16期
7 李曦;杨桂林;;规范劳动管理 防范法律风险[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1年08期
8 江梅;向鸿;;签订劳动合同需重细节[J];中国劳动保障;2009年11期
9 宫秀美;付金婷;;连续签订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有无选择权[J];中国劳动;2010年11期
10 周斌;;《劳动合同法》劳权解读(一) 求职签约,《劳动合同法》给你哪些保障权利[J];职业;2007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天武;孙强;;关于我国竞业禁止制度的评析[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2 庞春云;;无规章制度规定用人单位有无违纪解除权[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姚彬;黄良军;;完善劳动合同立法 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冯亚;孙晓军;杨德文;许青;;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孙为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双倍处罚之我见[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张立富;;新《劳动合同法》与新型雇佣方式的发展[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齐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软法”现象刍议[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9 陈业宏;肖蓓;;外资并购中国企职工劳动就业权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唐邦富;;试论《职业病防治法》的内容特点[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 李援;我国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完善[N];工人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雷斌吉;劳动合同,你签订了吗?[N];巴中日报;2008年
3 见习记者 武耀琳;向您解说新《劳动合同法》[N];朔州日报;2008年
4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的内容是怎样规定的[N];昌吉日报;2008年
5 汪良波;《劳动合同法》的创新[N];湛江日报;2007年
6 黄怀邋陈七三;《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倾斜保护[N];厦门日报;2007年
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乔新生;裁员与政府责任[N];中国财经报;2007年
8 见习记者 黄晶邋记者 袁锋;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权益[N];海南日报;2007年
9 黄强;解析《劳动合同法》不会成企业负担[N];商务时报;2007年
10 ;系列一:以企业视角解读《劳动合同法》[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4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6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宁;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2 柯振兴;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孙振宏;劳动合同单方解除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刘松珍;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夏娇;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吴智贵;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太月;劳动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李多;东吴集团公司劳动合同风险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蒋雪梅;劳动合同法视野下的劳动关系和商业秘密保护[D];复旦大学;2008年
10 邓雅静;《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68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768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