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民法典》中的履行障碍法:过去与未来
本文关键词:《德国民法典》中的履行障碍法:过去与未来
【摘要】:履行障碍法是各国合同法的核心内容。尽管1900年《德国民法典》未明确规定不履行概念,但从它确立履行迟延、不能履行的历史背景与相关法律文本的具体规定看,在这两种违约形态的背后存在统一的不履行概念,而依据不履行概念解释《德国民法典》第275条等,可以将积极侵害债权等纳入到既存法律规则的调整范畴。尽管2002年的债法改革受错误学说的影响,将义务违反而非不履行置于履行障碍法的核心,然而对于履行障碍法的解释,仍应考虑其历史基础并虚心学习受其影响但有独立发展的别国有益经验。
【作者单位】: 德国波恩大学法学院;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履行迟延 不能履行 不履行 义务违反
【分类号】:D951.6;DD913
【正文快照】: 一、1900年《德国民法典》中履行障碍法的学理概念在债法现代化之前,德国判例与学说是以履行迟延(Verzug)、不能履行(Unm錸glichkeit)与积极侵害债权(positive Vertragsverletzung)〔1〕这种三分法的履行障碍法(Leistungsst錸rungsrecht)为前提。〔2〕这种分法其实并未被规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于王宠惠《德国民法典》英译本的几封信[J];比较法研究;2002年02期
2 马聪;浅析20世纪《德国民法典》的发展变化[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冯桂;《德国民法典》的制定及影响[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王月强;张玉萍;;《德国民法典》中的精英主义探微[J];港航论坛;2007年01期
5 王宠惠;李载谦;;《德国民法典》翻译前言及历史评价[J];中德法学论坛;2008年00期
6 卢谌;;《德国民法典》的规制技术、语言和体系[J];德国研究;2008年03期
7 赵亘;王轶;张建欣;;论《德国民法典》法律术语的特征[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彭玉海;;浅谈《德国民法典》对我国民法典编纂的启示[J];商;2013年05期
9 娄进波;《德国民法典》的发展及其评述[J];中外法学;1994年02期
10 马聪;;浅析20世纪《德国民法典》的发展变化[J];外国法制史研究;2003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聪;;浅析20世纪《德国民法典》的发展变化[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民商法的变革[C];2003年
2 王素芬;祖伟;;论《德国民法典》对我国起草民法典的借鉴[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民商法的变革[C];2003年
3 刘海鸥;;对《德国民法典》的再分析:理论基础、时代特征与现代发展[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大陆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9年
4 舒武香;;《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历史地位比较[A];外国法制史论文集(《外国法制史汇刊》第二、三合集)[C];1990年
5 李娟;;历史法学派与《德国民法典》[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华东政法学院 朱淑丽;《德国民法典》的基本特点[N];人民法院报;2006年
2 王兰萍 任 超;20世纪外国民商法的变革与趋势[N];人民法院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沈岚;论《中华民国民法典》对1900年《德国民法典》的继受[D];安徽大学;2003年
2 严波;德国法上的返还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79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779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