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合同法减损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英国合同法减损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减损制度是合同法中对遭受损失一方应尽的减损义务的规定,它限定当事人赔偿数额时与当事人的意思无关,未尽到此义务导致的扩大部分的损失属于不可赔偿的范围。然而,损失减少义务并非适用于所有案件,在当事人不能采取合理措施或者按照法律规定的情形无需采取合理措施时,可以不履行损失减少义务。英国是最早确立减损制度的国家,在对减损义务的认定和适用范围的确定、合理性原则的具体适用等方面有成熟的判例规则,对我国合同法减损制度的完善和运用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关键词】: 减损制度 合同法 合理性原则
【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教外留司[2010]1174) 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前沿理论研究青年学术创新项目(2012-2014)
【分类号】:D956.1;D923.6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减损制度,即减少损失制度,是限制合同损害赔偿数额的主要规则之一,最早起源于英国①。此制度确立的目的在于鼓励当事人在遭受损失的同时尽量采取合理措施或者依靠自己的现有能力防止损失的扩大,而不是任由损失扩大然后由违约的对方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从经济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鑫;;附条件承诺效力的中美差别[J];中国海关;2006年01期
2 郝勇;王勇;;论无资格无船承运人海运合同的法律效力[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咨询台[J];光彩;2008年05期
4 闫仁河;;论美国合同法中的“结果性损害”——兼谈违约可得利益赔偿的主观要件[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段京连;这张车票背后的法律关系[J];人民公安;2000年06期
6 杨为国;钟长欣;;技术引进中限制性条款的法律调整[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06期
7 吴力飞;;浅析美国合同法之显失公平原则[J];经营管理者;2010年04期
8 吴克友;中英合同法上未成年人缔约能力的比较研究[J];法学论坛;1997年06期
9 王玉林;;图书馆定题服务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年03期
10 逄丽丽;;从“中间条款”的兴起看英国合同法发展之价值取向——香港衫木海运公司诉川崎株式会社一案引发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标;;车路纠纷中常见的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李庆明;;美国仲裁背景下的禁诉令制度[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3 季奎明;;论次级债权的法律规制:以私法为中心[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4 尹超;;制造事故 扩大损失[A];北京保险学会2007专题评选——“打击骗赔——永不停歇的保险捍卫战”[C];2007年
5 郑剑;周德金;;刑事法官对司法环境的态度和策略——重温董必武依法办事思想的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6 韩志杰;;从Seagate案件看美国专利案件故意侵权认定标准的变更[A];专利法研究(2007)[C];2008年
7 解成;;“凡事要从老百姓的角度看看、想想”——学习董必武法律思想的一点心得[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8 刘蜜;;也论程序法是法治的核心——董必武法治思想探讨[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9 黄先雄;;论现代行政之特点与优势对司法审查的影响——以美国为例[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占云发;叶蕾;;从董必武司法权威思想谈司法如何应对民意[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先楚;合同法“未尽事宜条款”当取消[N];重庆商报;2001年
2 李 研;合同法中的代位权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魏景武;不能以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来理解担保法第四十九条规定[N];人民法院报;2003年
4 邱隆芬;本案应如何适用合同法[N];人民法院报;2002年
5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韩世远;合同法上的履行不能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4年
6 本报法律组;合同法对预期违约是如何规范的?[N];检察日报;2000年
7 王永亮;美国合同法中的减少损失规则[N];人民法院报;2007年
8 英竹;跨国追债要打“组合拳击”[N];人民日报;2009年
9 郭京霞;北京一中院判决一起“非典”期间的合同纠纷案[N];法制日报;2006年
10 蒋红萍;对一份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分析[N];人民法院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冰;德国民事法定听审请求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边媛;南宋民事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杨志利;违约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D];辽宁大学;2008年
4 张彤;欧洲私法趋同背景下的欧洲民法法典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刘鹏;论俄罗斯民事诉讼法的变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李大雪;二战后德国民事诉讼法之改革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张晋元;法流失论[D];吉林大学;2008年
8 张大海;德国群体诉讼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杨立杰;民初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研究(1912-1928)[D];重庆大学;2008年
10 程朝阳;法庭调解语言的语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凌斌;论美国合同法上的显失公平原则[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2 张鸣飞;由“买者自慎”原则的发展谈美国合同法中的缔约前披露义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3 陈栋;英美合同法中违约获益返还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王开艳;论美国合同法中的诚信原则[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5 路晓霞;混合法传统下的南非合同法[D];湘潭大学;2004年
6 刘晓明;走向合约:国有企业改革的法经济学分析[D];中南大学;2004年
7 田刚;通过法律的风险分担与防控[D];吉林大学;2008年
8 练泓;法律行为解释理论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9 庞佳音;论英国法上的合同相对性原则及其例外与规避[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10 李辉;论法律原则的适用[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187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818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