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关系调节机制的研究构想
本文关键词:关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关系调节机制的研究构想
【摘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产业梯度转移背景下,作为产业转移承接地的西部地区应重视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关系的调节。当前鲜有针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关系调节机制问题的系统的研究成果。由于我国企业工会的力量和独立性短期内无法取得突破,加上政府存在"二元结构偏差",单纯依赖"三方"协调机制注定难以构建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以《劳动合同法》为代表的劳动法律规范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关系失衡的格局。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谐的劳动关系应该是法律规范的他律与道德规范的自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建议学者开展进一步研究,构建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关系调节新模式。
【作者单位】: 梧州学院;
【关键词】: 劳动密集型企业 劳动关系 研究构想
【基金】:广西高校“十一五”重点建设研究基地:粤港澳产业转移研究中心(桂教科研[2007]20号文) 梧州学院2012重点科研项目(2012B009)的阶段性成果 梧州学院“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团队”建设项目
【分类号】:F249.26
【正文快照】: 一、开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关系调节机制研究的必要性(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中共中央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预示着党和政府将更加重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更加重视劳动者基本权利的保护、更加重视劳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加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薇;劳资关系系统模型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J];管理世界;2002年07期
2 卢福财;;构建基于和谐劳动关系的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新体系[J];经济管理;2006年20期
3 房宏君;;浅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道德行为和道德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07期
4 刘妍;周中之;;和谐劳动关系的道德调整及其实现路径[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李培林;;劳资关系之文化调整初探[J];生产力研究;2006年12期
6 赵海霞;;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评价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7年21期
7 杨应元;浅析私营企业劳资关系运行的政府管理[J];新疆社科论坛;2005年02期
8 周长城;西方劳资关系研究的基本问题[J];学术研究;1997年05期
9 常凯;WTO、劳工标准与劳工权益保障[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玮敏;;晚近美式自由贸易协定中劳工标准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2 赵含韫;论个群目标一致性机理及和谐管理路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高炎琼;;试论制度下的情感管理[J];北方经济;2006年20期
4 焦艳群;肖延昌;;浅议行政组织内部冲突管理[J];北方经济;2009年08期
5 赵杰宏;;在WTO框架内推行SA8000之可行性分析[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6 隋学礼;企业内部冲突与企业劳资关系[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7 吕成;杨明;;再议“中国式管理”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问题——一个研究方法体系的建构[J];比较管理;2011年01期
8 龚柏华,刘军;从WTO和人权国际保护角度评在中国推展SA8000标准[J];比较法研究;2005年01期
9 刘湘国;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冲突的原因及对策[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李文明,邹晓虎;企业高层团队和谐整合之宏微观特性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晋川;林锦;王婷;;跨国采购合约、供应商准则与劳工法律移植——富士康事件后的一种反思[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陈至杰;陈建新;;基于社会熵增效应的和谐社会理论初探[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王愚;朱峰;;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虚拟团队绩效考核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愚;陈冬梅;张小敏;;基于和谐度的虚拟企业利益分配策略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光军;周泽南;;基于统一集的复杂性管理与和谐管理[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曾炜;;和谐管理——一项中国本土的管理理论综述[A];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黄韬;;国际贸易与劳工权利保护之关系论纲[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8 杨宜勇;张英;;构建和谐的劳动保障新文化[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崔向阳;;转轨经济中构建劳资合作制度的博弈分析[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10 沈菊琴;熊筱燕;王英;陆庆春;;和谐管理理论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菲;跨国战略联盟中的文化冲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赵林飞;全球产业网络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和产业升级[D];东华大学;2010年
3 王炜;水资源公允配置理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耿亚新;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构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张秋来;利益相关者管理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超;当代中国社会秩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金坤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思想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何勤;北京中小企业劳动关系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9 陈学中;基于多主体系统的人才集聚和组织起源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黄云峰;车间调度和谐范式与多智能体系统情智集成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_,
本文编号:835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835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