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同制度生态化理论证成
本文关键词:论合同制度生态化理论证成
【摘要】:越来越频发的地震,越来越异常的气候,医院里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我们呼吸的越来越多的PM2.5,无一不是大自然对人类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惩罚。一直以来,人们目光短浅,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对大自然任意索取,不顾大自然的承受能力,不顾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更不顾子孙后代的明天。对自然的竭尽索取,换来的只能是自然对人类一轮又一轮的“报复”!不可否认,我国正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严峻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一定领域、一定人群,对全人类的巨大影响正唤醒着全人类的关注。从前,我们认为有一部法律来调整它就完整了,就实现了法律手段的保护,殊不知,公法在调整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会面临一些列预计不到的问题,从而导致公法手段调整的失灵。在私法界,早有学者开始研究如何将生态意识贯穿到日常行为当中,尤其是如何贯穿到合同制度当中。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合同制度生态化理论进行了解读。从合同制度生态化提出的背景、必要性、迫切性等方面入手,进而对生态化、法律生态化、合同制度生态化进行解读。指出合同制度的生态化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将环境保护的义务融入到合同法基本理念,并对相关制度加以充实、扩展的做法。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合同制度生态化理论的内在逻辑分析。主要是阐述环境保护手段的多元化与现代合同制度的趋势化两方面,通过这两方面各自的变化,使它们在公共利益上发生契合,因此能够有机联系,进而使合同制度的生态化研究成为可能与必然。第三部分主要是对我国合同制度生态化理论的实践与缺陷。我国合同法虽然还没有引入生态化的基本理念,但在现行的合同法制度中却可以看到生态化的影子,这说明生态化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是在一定的合同理论基础之上形成的。但是,我国现行的合同制度还不够完善,远远不能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因此,笔者对现行合同制度的缺陷进行了探讨。第四部分主要是笔者对我国合同制度生态化理论实现途径的设想。通过对传统合同法理念的翻新,以及生态化理念在合同法中的设计两方面进行展开,阐述笔者对于合同从签订到履行再到违约责任,即合同的全过程对实现合同制度的生态化进行设想。第五部分是结语,主要表达笔者对论文及论题的感想与思考。
【关键词】:环境保护 私法保护 合同制度 生态化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导论9-14
- 1.1 合同制度生态化理论的提出9-10
- 1.1.1 合同制度生态化的必要性9-10
- 1.1.2 合同制度生态化的迫切性10
- 1.2 对生态化、法律生态化、合同制度生态化的解读10-12
- 1.2.1 对生态化的解读10-11
- 1.2.2 对法律生态化的解读11
- 1.2.3 对合同制度生态化的解读11-12
- 1.3 合同制度生态化的研究价值12-14
- 1.3.1 理论价值12-13
- 1.3.2 现实价值13-14
- 第2章 合同制度生态化理论内在逻辑分析14-21
- 2.1 环境保护手段的多元化14-16
- 2.1.1 行政手段14-15
- 2.1.2 经济手段15-16
- 2.1.3 法律手段16
- 2.2 现代合同制度的趋势化16-20
- 2.2.1 对绝对意思自治的限制17-18
- 2.2.2 对合同实质正义的体现18-19
- 2.2.3 对合同国家意志的介入19
- 2.2.4 对合同主体客体的扩大19-20
- 2.3 合同制度道路的生态化20-21
- 2.3.1 合同制度的生态可能20
- 2.3.2 合同制度的道路选择20-21
- 第3章 我国合同制度生态化理论的实践与缺陷21-25
- 3.1 我国现行合同法之生态化理念挖掘21-23
- 3.1.1 在合同签订方面的体现21-22
- 3.1.2 在合同履行方面的体现22-23
- 3.1.3 在违约责任方面的体现23
- 3.2 我国现行合同制度生态化的缺陷23-25
- 3.2.1 传统合同法对生态化理念的缺失23-24
- 3.2.2 在合同签订方面的缺陷24
- 3.2.3 在合同履行方面的缺陷24
- 3.2.4 在违约责任方面的缺陷24-25
- 第4章 对我国合同制度生态化理论实现途径的设想25-33
- 4.1 对传统合同法理念的翻新25-28
- 4.1.1 确立环境公平在合同法中的原则作用25-26
- 4.1.2 强化法的社会性在合同法中的体现26-27
- 4.1.3 促进法的现代化之合同法融合27-28
- 4.2 生态化理念在合同法中的设计28-33
- 4.2.1 在合同签订方面28-30
- 4.2.2 在合同履行方面30-31
- 4.2.3 在违约责任方面31-33
- 第5章 结语33-35
- 参考文献35-38
- 后记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怀宇,殷驰;论我国合同制度的刑法保护[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 协鸣;;论合同制度[J];法学研究;1959年02期
3 ;人民公社化后合同制度中的几个问题[J];法学研究;1959年04期
4 金平;;充分发挥经济合同制度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J];现代法学;1980年01期
5 崔勤之;试论我国经济合同制度的特点、作用及法律责任[J];学习与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1年06期
6 郑成思;;对现代合同制度再认识的三次升级[J];法学家;1999年03期
7 吕忠梅;论合同制度的生态化拓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刘凯湘,姚明;论标准合同的意义、缺陷与完善对策[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7年05期
9 赵培吉;;能源合同制度构建的法律基础刍议[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10 杨德桥;;论合同制度的生存逻辑[J];职业圈;2007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忠梅;;论合同制度的生态化拓展[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2 吕忠梅;刘长兴;;构建环境合同制度[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张为真 彭琰;合同制度更加完善 欠薪事件受到抑制[N];深圳商报;2010年
2 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工会 袁莉;浅谈女工家属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怎样发挥作用[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亦雯;附保护第三人作用合同制度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2 钱洋;继承合同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3 陈杰;论合同制度生态化理论证成[D];吉林财经大学;2015年
4 郑方荣;环境保护与合同制度的生态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周培萍;环境合同制度构建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钟戈;终身定期金合同制度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魏崴;论批量合同制度[D];外交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914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914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