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法律英语的名词化分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英译本为例

发布时间:2017-09-28 10:19

  本文关键词:法律英语的名词化分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英译本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名词化 法律语言 法律英语名词化


【摘要】:法律英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域,拥有特殊的词汇、语法和篇章结构。名词化作为语法隐喻的重要方式,也是法律英语的一大特征。文章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英译本名词化的分析,发现法律英语具备简洁性、正式性、严谨性、客观性和一致性的特点。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
【关键词】名词化 法律语言 法律英语名词化
【分类号】:D923.6;H315.9
【正文快照】: 一引言法律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群体,即法律人(lawyers)在从事立法、司法、执法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语域(语体)(宋雷,张绍全,2010)。它既有特殊的词汇,也有特殊的语法和篇章结构。“英语作为交流工具在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法律文献的英译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范文芳;名词化隐喻的语篇衔接功能[J];外语研究;1999年01期

2 束定芳;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江华;;典籍英译中语篇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初探——以《论语》的六种英译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刘利平;;词频效应和语境效应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3 曹军;李明;;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对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朱家胜;预测技巧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杨丽珍;;英语广播新闻语篇的及物性特点分析——以一则广播稿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洪民;;隐喻认知与中西文化比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张启剑;;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夏娟;;翻译实践中语篇连贯的重构[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杨晶;刘景霞;林俐;;从隐喻的角度分析语篇的衔接与连贯[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位巧;;主位推进的语篇功能及其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肖;;语篇衔接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2 葛卫红;;汉英照应成分比较及对语篇翻译的启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3 赵宏伟;;英语语调在语篇中的连贯构建功能[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4 于伟昌;;汉译外来语言学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其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温冬梅;;儿童语篇与名词化隐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官晓勤;;语法隐喻中的名词化结构及其在语篇中的功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蔡有恒;;功能理论与语篇语体特征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肖传芬;;从形式机制谈语篇词汇衔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高贞;;名词化与语法隐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彭菲;;学术论文提要的主位推进模式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喜荣;英汉叙述语篇参与者标识手段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春秀;现代俄语同义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静;语篇动态性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宫国华;国际商务信函的语域分析[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龙晓花;英汉指称照应对比研究及其翻译策略[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4 刘德美;球赛新闻报道中战争隐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黄姗姗;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X是X”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于娜;政治演讲中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卫青;农村高中英语词汇习得语境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范姝;从主述位理论看汉语政治报告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朱莹;旅游宣传手册翻译中的隐喻、转喻及其表达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徐文姣;“以水取譬”—从认知角度考察汉语中“水”的概念隐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忠诚;简洁一点,再简洁一点[J];上海科技翻译;1988年04期

2 安海;;浅析如何规范概括性法律语言及其英文翻译[J];管理观察;2009年10期

3 陈剑敏;;中英法律语言模因研究[J];东岳论丛;2011年06期

4 刘霓辉;;法律汉译英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5 赵德玉;法律语言中“unless”的翻译[J];中国翻译;1998年03期

6 张媛媛;;法律语言句法特征及其翻译策略[J];法制与社会;2010年23期

7 胡庚申,汪敬钦;英文法律语言的“冗余”性表征及其汉译对策[J];中国科技翻译;2002年03期

8 华莹;;论法律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英文)[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张建辉;;浅析文化因素对英汉法律翻译的影响[J];成功(教育);2009年06期

10 张长明;;影响法律翻译准确性的几个重要因素[J];茂名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夏远利;;法律语言中词语的模糊语义现象及其翻译原则[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林;法律文本翻译中的动态对等[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2 戴拥军;法律翻译:法律机制下的交际行为[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3 赵苗苗;《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两种英译本的评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刘建英;法律文献中的模糊表述及其翻译[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5 蒋甜甜;略论法律英语的模糊性[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刘玲;英汉法律文本在句法层次上的对比与翻译[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7 郭宇静;从语法隐喻理论析名物化在法律语言中的功能及运用[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郝芬;从法律语言结构分析简明英语对法律文献翻译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彭震;法律翻译—在不同文化间的迁移[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张晓晖;模糊性法律语言及其翻译[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352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9352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0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