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浅析不安抗辩与预期违约

发布时间:2017-10-02 07:44

  本文关键词:浅析不安抗辩与预期违约


  更多相关文章: 不安抗辩 明示预期违约 默示预期违约 拒绝履行


【摘要】:不安抗辩和预期违约分别是大陆和英美法系国家的制度,两制度都对防止预期违约,保护受害方利益具有重要作用。而我国新合同法不仅明确了不安抗辩的几种情形,同时也简要规定了预期违约制度,但同时,法律条文对于该制度的规定尚不完备:一方面,对预期违约的适用条件规定不严格,太过简单;另一方面,对构成预期违约的救济不充分。本文旨在分析不安抗辩与预期违约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了相关性以及差异性等,通过一系列的比较研究对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建设提出意见。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不安抗辩 明示预期违约 默示预期违约 拒绝履行
【分类号】:D923.6
【正文快照】: 一、不安抗辩与预期违约的简介(一)不安抗辩的概念及构成要件不安抗辩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义务的一方有证据证明后给付义务人经营状况严重恶化,或者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履行,或者丧失商业信誉,以及其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情况时,可中止自己的履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军;;旅行合同纠纷中的非财产性损害赔偿论[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刁胜先;邱业伟;;论网络环境下的意思表示瑕疵[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蒲菊花;格式条款及其法律规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祝来新,陈敏;违约金的理解与适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刘一民,韩琳;浅议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建立[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张云;产品责任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研究[J];当代法学;2005年05期

7 李华菊 ,张影;一起加工承揽合同纠纷引发的思考——兼论违约责任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J];中国司法;2002年09期

8 朱广新;;意思表示错误之撤销与相对人的信赖保护[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林国荣;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责任问题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2年03期

10 毛大春,黄立云;合同相对性与第三人权利——以英国1999年《合同第三人权利法》为中心的研究[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林林;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之间[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王宝莅;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钟志勇;论总行对海外分行存款债务之承担[D];厦门大学;2002年

4 向在胜;电子提单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熊玉莲;金融衍生工具法律监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资琳;契约制度的正当性论证[D];吉林大学;2006年

7 申建平;债权让与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张林春;应收款转让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田晓云;论国际商事惯例及其适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赵融;西方契约法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黎;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蔡书榕;我国合同免责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沈烨;国际大额资金划拨的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李捷;论合同关系中的第三人理论[D];厦门大学;2001年

5 周茂青;情事变更原则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6 陈立新;《合同法》和《国际商事合同通则》若干问题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卓廷华;违约损害赔偿规则国际统一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8 林承日;合同默示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9 冷根源;格式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10 林威;海上保险法中最大诚信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煜宇;商法的独立性刍议[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冀彩芳;;出卖人破产取回权解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罗佩华;;浅谈我国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雷君召;郭靖龙;;浅谈加强供用电合同管理的几个关键性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9期

4 胡双双;;合同解除若干问题的研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晓蕾;;论不安抗辩权[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2 程祺;;小议不安抗辩权[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3 荣成;;论不安抗辩权在供用电合同履行中之运用[A];第三届安徽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吴清旺;;论我国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潘公明;;论不安抗辩权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刘彤海;;关于合同解释的理论与实践——以案例为视角[A];全国律协经济专业委员会2010论坛(成都)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明;学会行使不安抗辩权[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2 丁慧;什么是不安抗辩权[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4年

3 曾玲;关于对合同法中不安抗辩权的认识及意见[N];廊坊日报;2005年

4 袁小梁;刍议不安抗辩权的行使[N];人民法院报;2002年

5 钟华;如何行使不安抗辩权[N];检察日报;2001年

6 张旭科 孙佳楣;不安抗辩权的法律救济探究[N];人民法院报;2004年

7 冯建平;不安抗辩权的法律性质及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0年

8 曹更生 侯卫国;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及效力[N];人民法院报;2001年

9 付悦余;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之比较[N];人民法院报;2001年

10 蒋 琼 高兰英;完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之探讨[N];人民法院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华志;公司欺诈性财产转让行为及其法律控制[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旭光;论预期违约[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2 李默;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李伟锋;论《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4 汪文宇;预期违约制度探究[D];暨南大学;2007年

5 张丹;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张晶;论预期违约制度[D];苏州大学;2006年

7 李威;论不安抗辩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董亮;不安抗辩权和预期违约制度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林冰;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10 段明明;论不安抗辩权[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583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9583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0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