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惩戒解雇事由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18:16

  本文关键词:惩戒解雇事由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解雇事由 正当事由 法定事由 最后手段原则


【摘要】:《劳动合同法》第39条对惩戒解雇的规定在实际应用中出较多问题。理论上,如何合理界定归于雇员的原因,使用人单位的自由用工权与劳动者的劳动权达到平衡,是惩戒解雇事由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我国应从劳动法的视角建构起用人单位惩戒解雇的法律规则,并完善相关的权利救济制度,使用人单位的自由用工权与劳动者的劳动权达到平衡。
【作者单位】: 河南城建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解雇事由 正当事由 法定事由 最后手段原则
【基金】: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1YJC820054)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劳动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侧重保护劳动者,劳动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资本的巨大支配力很容易把劳动者变成它的附属。要保护劳动者,使其能够有尊严地劳动,就必须通过法律来提升劳动者的地位。一般认为解雇是对劳动者最严厉的惩戒。同样,现实中也存在着用人单位滥用解雇权利,侵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黎建飞;;海峡两岸解雇制度比较研究[J];海峡法学;2010年04期

2 李国庆;;预告解雇制度的解释论基础[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3 董润青;;中美劳动者保护立法的模式比较及思考[J];河北法学;2009年10期

4 马勇;;解雇试用期员工的难点[J];人力资源;2012年10期

5 黄卉;;德国劳动法中的解雇保护制度[J];中外法学;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言东;;论用人单位歧视性报复的表现形式及救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杨樝;;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完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于兆波,马鸿燕,马大宇,马蕾;依法治校背景下的高校工会[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肖平容;;工会集体谈判权缺位的制度障碍与策略研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5 欧阳仁根;试论国家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职责[J];财贸研究;2002年03期

6 许玉华;拖欠民工工资的原因及法律策略[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谢奕;;论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以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制度为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丘丽丹;;论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邵芬,杜爱萍;中德养老保险制度之比较[J];当代法学;2003年05期

10 郭捷;;关于《劳动合同法》适用范围的界定[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龙帝(Mr.Vitoonthep Nawadejo);劳动规章制度立法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李斌峰;劳动者法律人格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张红;继续性合同终止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夏芸芸;我国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颖慧;企业组织变动与工作权保障[D];吉林大学;2012年

9 刘晶;就业与社会保障互动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岳宗福;理念的嬗变 制度的初创[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我国经济性裁员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原;解雇事由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黄学军;罢工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陆静;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郭静薇;我国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徐文婷;企业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袁洪君;企业劳动规章合法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凌湛;事实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张亚琦;论劳务派遣用工中若干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方永;政府监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许军;合同终止辨析[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陈华彬;陈军勇;;形成权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3 曹信邦;建立我国解雇预告制度的研究[J];经济问题;2003年09期

4 卡尔·拉伦茨;曼弗瑞德·沃尔夫;孙宪忠;;德国民法中的形成权[J];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04期

5 黄程贯;;台湾地区劳动法中雇主预告终止时之劳工保护[J];中德法学论坛;2010年0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男;;析非常法定财产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2 朱海天;;刑事拘留的又一个法定事由[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年06期

3 ;刑事案件的审理能否成为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J];中国律师;1999年04期

4 付洪林;浅论时效中止和时效延长的关系[J];法学评论;1991年06期

5 缑泽昆;;警察使用枪支的刑法思考[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6期

6 韦书觉;;论行政诉讼中止[J];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11期

7 丁波;;合同的法定解除来由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0年15期

8 姜雯;;刑法的最后手段原则之解读[J];法学论坛;2011年02期

9 刘辉;;民事调解检察监督研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李化武;对仲裁裁决进行司法审查的几个问题[J];法学论坛;199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凌维慈;;居住保障与财产权限制——以日本房屋租赁法上的“正当事由制度”为例[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吴清旺;;论我国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范宝成;李大可;;当前依法行政实践中有关问题的思考[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东平;;公司强制清算若干法律问题探析[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大成;;法官职业化建设需要改革和创新意识[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6 张玉梅;;也谈市场主体退出[A];全国十二城市工商行政管理研讨会专刊[C];2004年

7 王燕;;对单位变更后如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探讨[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8 王燕;;对单位变更后如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探讨[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严峻嵘 采访整理;法定事由顺延满十年单位拒签无固定合同[N];人才市场报;2009年

2 刘万青;农八师中院力清执行积案[N];兵团日报(汉);2008年

3 张军邋孙剑;夫妻分别财产制的法定事由[N];江苏法制报;2007年

4 乐业县人民检察院 杨建华;不能扩大离婚损害赔偿法定事由[N];法治快报;2007年

5 林锐伟 广东省揭阳市安监局;特殊行业不是减轻处罚法定事由[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9年

6 中央国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中心仲裁处 供稿;事业单位辞退员工应有法定事由[N];中国人事报;2008年

7 邹声文邋刘铮;“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是铁饭碗”[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华灵芾 杨庆红;江阴无缝对接治“拖”案[N];江苏法制报;2009年

9 李朝庆;非法定事由,,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N];光明日报;2006年

10 田文;对诉讼时效中止适用条件的反思[N];江苏经济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金海平;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兰燕卓;城市规划变更的行政法规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明洋;论合同法定解除权[D];吉林大学;2007年

2 孙涛;解雇事由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孙萧箫;瑕疵婚姻法律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4 胡恋梅;司法解散公司之诉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5 刘远;我国民事再审之诉构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杨小翠;试论公司减资制度[D];吉林大学;2006年

7 付春杰;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徐哲;股东请求解散公司之诉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9 孙丽梅;论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戴轶龙;P2P技术引起的著作权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984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984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5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