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主义视角下的同性伴侣制度
本文选题:同性恋者 + 伴侣制度 ; 参考:《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东京涩谷地区同性伴侣法案的通过,引发了国内关于同性伴侣制度的热议。笔者通过对近期热点事件的分析,发现国内存在着包括就业歧视、“同妻”困境等在内的众多关于同性恋者及同性伴侣的社会问题,相关法律的滞后更是亟需建立新的制度来解决。同时,司法实践对于同性恋者的肯定以及社会风气的开化给同性伴侣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实用主义这一注重实际效果的哲学思潮被引入到制度建设中,它使得同性伴侣制度更加有针对性。在实用主义的指导下,笔者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为骨架提出了对中国特色的同性伴侣制度的立法建议,并在子女、继承等制度方面进行了创新。
[Abstract]:The passage of the Tokyo-Shibuya-area gay-partner law has triggered a heated debate on the gay-partner syste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cent hot issues, the author finds that there are many social problems concerning homosexuals and same-sex couples in China, including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the plight of "same wife" and so on. The lag of relevant laws is urgent to establish a new system to solve the problem. At the same time, the affirmation of homosexuality and the civilization of social atmosphere in judicial practice provide more possibility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same-sex partner system. Pragmatism, a philosophical trend which emphasizes the practical effect, is introduced into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which makes the same-sex partner system more target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pragmatism,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the Marriag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legislative suggestions on the same-sex partnership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innovates in the system of children and inheritance.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赫男;;同性伴侣:爱情还是权利?[J];检察风云;2006年02期
2 ;妙语[J];中国西部;2008年09期
3 ;来来做游戏:给你的性魅力与爱能力打几分[J];中国女性(中文海外版);2004年04期
4 陈静;;社区社会控制功能的弱化对多性伴侣行为存在的重要影响[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5 ;资料[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5年07期
6 fishilc;;炫富意味着追求短期性伴侣[J];晚报文萃;2014年02期
7 王晔;;性容易,性福难[J];新世纪周刊;2009年05期
8 铁军;德国青少年回归传统[J];中国青年研究;2000年06期
9 ;女人想做DE是性伴侣吗?[J];伴侣(B版);2004年12期
10 ;美国放宽同性伴侣签证申请[J];法制资讯;201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郑凯婷;迟毓凯;;权力启动对择偶偏好的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徐钟渭;谭永达;徐红;;进行HIV/AIDS阳性告知的实践与思考[A];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及网络建设培训班艾滋病防治论文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潘绥铭 李放;中国人为何难接受性伴侣一词[N];北京科技报;2006年
2 丁永明;心理学家证实小别胜新婚[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3 田学科;世卫组织推迟发布性伴侣准则[N];科技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吕媛;质疑杜蕾斯中国人性调查[N];北京科技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郭静 通讯员 林曼;性接触最易感染艾滋[N];广东科技报;2008年
6 王蒙;应承认同性恋的存在,正视其存在[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蒲昭和;进入“围城”更好些[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8 记者 郑灵巧;吸毒女经性和血传病染病危险并存[N];健康报;2012年
9 保健时报特约专家 马晓年;阻击他的提早“缴械”[N];保健时报;2006年
10 晓芬;前列腺癌发病危险与异性性伴侣数量有关[N];上海中医药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胡礼峰;同性伴侣结合立法模式及其对中国立法的启示[D];清华大学;2015年
2 付瑶;同性伴侣收养子女的法律问题[D];清华大学;2015年
3 张健;实用主义视角下的同性伴侣制度[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黄桂林;我国同性伴侣财产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钱欣频;同性伴侣权益保护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高晶晶;从女性的心理角度分析早泄患者抑郁发病的风险[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7 朱晨辰;尿道中段TVT-O术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及其性伴侣的性生活质量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8 黄江慧;《民事同居契约》:新的家庭组合形式,不变的爱情价值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964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996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