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妇联与其他妇女组织的关系
本文选题:妇联 + 民间妇女组织 ; 参考:《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02期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民间妇女组织应运而生,打破了妇联一统天下的局面。面对这种形势,妇联应该与其他妇女组织建立怎样的关系?本文通过漯河市妇联的个案,分析妇联与其他民间妇女组织的关系,并试图提出几种关系模式。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more and more folk women's organizations emerged as the times require, breaking the situation of women's federations dominating the world. In the face of this situation, what kind of relationship should women's federations establish with other women's organizations? Through the case of Luohe Women's Feder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men's federation and other folk women's organizations, and tries to put forward several relationship models.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D44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金一虹;妇联组织:挑战与未来[J];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02期
2 雷水贤;双重角色对妇联履行职能的影响[J];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健;妇联所处网络关系的厘清——对妇联定位及其路径选择的一点思考[J];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01期
2 肖扬;对妇联组织变革动因及其途径的探讨[J];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04期
3 龚咏梅;;“社会中的国家”与妇联的政治资源[J];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06期
4 马焱;;妇联组织职能定位及其功能的演变轨迹——基于对全国妇联一届至十届章程的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05期
5 卜泳生;;新时期我国妇女发展的路径选择[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黄粹;;妇联组织官办性的成因分析:一种路径依赖[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唐华容;;影响农村妇女参政不足的政府管理因素分析——以湖南维新村为个案[J];黑龙江史志;2010年19期
8 严翅君;妇女群体分层与女性社会特征新走向——以江苏省南通市妇女发展与妇联工作为个案的研究(之一)[J];江海学刊;2003年02期
9 丁志刚;邓廷涛;;“三农”问题、农民组织与乡村治理[J];开发研究;2007年01期
10 杨根乔;;当前机关妇女工作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睿丽;;利益观视角下妇联组织定位及其职能发挥[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2 张睿丽;;利益观视角下妇联组织的角色及其职能定位[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琼;型塑与变革:现代国家建构进程中的妇联组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杨翠萍;现代国家建构与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陆阳;双重合法性困境中的社团组织适应机制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4 蒋梅;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妇女权益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佳;妇联组织成员对妇联组织的认知与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蔡慧玲;中国妇女发展研究的新视角——社会性别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向常春;村委会选举制度的演进对农村妇女当选的影响——来自宜昌J村的调查[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唐华容;我国农村妇女参政不足的成因分析[D];贵州大学;2007年
5 许燕;社团行政化及转型[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周波;社会转型中妇联组织功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余雪青;浙江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丹;大连市妇联组织变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王薇;转型期妇联职能转变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10 何平;妇联对乡村妇女的动员与组织[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新琴;;用“三结合”作承诺促妇女工作再上台阶[J];兵团工运;2011年07期
2 黄粹;;民间妇女组织生成的制度要件分析[J];理论导刊;2011年08期
3 黄粹;;民间妇女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析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孙美娜;;榜样的作用[J];农家女;2011年09期
5 王翠兰;;潜心谱写巾帼华章——记农十师妇联主席吴建华[J];兵团工运;2011年06期
6 周树清;;爱心送大墙[J];法学天地;2000年05期
7 张霞;;采取切实措施 提升妇联维权能力[J];兵团工运;2011年06期
8 张霞;;农一师十二团妇联开展帮扶活动[J];兵团工运;2011年08期
9 宋润菊;冯丽娟;;农三师妇联开展社区巾帼志愿服务活动[J];兵团工运;2011年07期
10 沈国琴;;妇女民间组织的发展及其制度环境分析——以“农家女”为例[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睿丽;;利益观视角下妇联组织定位及其职能发挥[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2 ;提问与讨论[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3 ;江苏省妇联副主席彭燕如同志在江苏省“婚姻、老人与家庭”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4 ;黑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名单[A];黑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年会资料汇编[C];2001年
5 ;提问与讨论[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6 初立华;李雪;;影响我市妇女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与解决途径[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7 杨长艳;;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关爱留守学生的协调及对策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8 项雅明;;哈市妇联第一幼儿园单纯性肥胖症调查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届妇幼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9 李白沙;;树立品牌意识 打造家教精品——浅谈《写给世纪父母》的策划出版及营销[A];优秀出版物价值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8年
10 ;江苏省家庭教育研究会[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浔 记者 龙群;市妇联力推“全民阅读进家庭”[N];九江日报;2010年
2 记者 邵华;自治区妇联调研组一行来我区调研[N];喀什日报(汉);2008年
3 王静 本报记者 王蓓;合肥包河区村居妇联组织组建率达100%[N];中国妇女报;2009年
4 记者 李寅乔;市妇联九届七次执委(扩大)会议召开[N];佳木斯日报;2009年
5 记者 虞宝竹;北京妇联新提法引人关注[N];中华新闻报;2009年
6 记者张可杰 实习生 沈翔;市妇联三届六次执委(扩大)会议召开[N];孝感日报;2009年
7 记者何荣;自治区十大杰出母亲评选揭晓[N];伊犁日报(汉);2009年
8 陈艳玲 杨薇薇;科区妇联拓宽组织渠道增强服务能力[N];通辽日报;2009年
9 记者 林业霞;自治区妇联领导到我市调研[N];北海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吴青玲 李平;内地各省市妇联代表访问团莅临林芝参观访问[N];林芝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师凤莲;社会性别视角下当代中国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白艳;中国共产党妇女干部培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陈琼;型塑与变革:现代国家建构进程中的妇联组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杨翠萍;现代国家建构与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云魁;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中国农村金融项目转贷模式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6 周莉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妇女生存状况与妇女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陆阳;双重合法性困境中的社团组织适应机制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8 李智环;经济组织中的维吾尔族妇女[D];兰州大学;2009年
9 刘晶岚;中国农村妇女在社区林业管理中的参与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邢桂敏;1900-1981年的中东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俐;国家与女权之间的上海市民主妇联1949-1957[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秀伟;北京民间妇女组织公信力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贺佳;上海民间妇女组织作用发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丁丽萍;浙江省海盐县“城乡一体新社区”妇女组织发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于振勇;中国妇女解放实践中的妇女组织角色及其运行机制[D];浙江大学;2008年
6 何平;妇联对乡村妇女的动员与组织[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小云;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妇女联合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董宇;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视角下的江西留守妇女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睿;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妇女政治地位转变的原因再探讨[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徐红;全美妇女选举协会的历史考察与评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91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091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