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赵树理小说《登记》的戏剧改编
本文关键词: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宣传与贯彻运动述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南大学》 2009年
论赵树理小说《登记》的戏剧改编
张磊
【摘要】: 本文主要考察赵树理短篇小说《登记》的戏曲改编。《登记》于1952—1963年间相继被多种地方戏曲改编,广泛上演,成为赵树理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本文通过对小说和各地方剧种剧本的搜集、整理、分析,研究《登记》改编的历史过程及改编背后的历史动因。文章认为,《登记》的改编一方面体现了国家意志,另一方面则体现了文本、地方戏、官方意识形态、观众(读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此之前,人们往往把这种复杂关系简单化了。 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对《登记》的戏曲文本的发生、演变进行历史梳理,并提出问题。 第一章对《登记》改编的各种地方戏剧本进行比较研究。文章以对沪剧《罗汉钱》的研究为重心,从沪剧通俗、灵活的剧种特点、小说与剧本的文本比较、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曲调唱腔三个方面分析沪剧改编成功的艺术因素。其次以沪剧为参照,对以沪剧为蓝本的6种剧本以及以端木蕻良评剧本为蓝本的3种剧本进行实证性研究,分析各剧种特点,并从剧情、人物、唱词的增加与删减分析剧本的差异。 第二章对《登记》被戏曲广泛改编的原因进行分析。文章从小说情节、人物关系、小说结构三方面发掘小说《登记》的戏剧性因素,指出小说本身的戏剧性是有利于戏剧改编的内在原因。其次,文章认为《罗汉钱》被反复改编的外部原因在于国家将地方戏曲纳入官方意识形态建构,利用《登记》对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以及抗美援朝、工农业建设等政策进行直接的政治宣传。 第三章分析《登记》戏剧改编所折射出的现代民族国家背景下的文学生态。文章分析了五四以来的戏剧改革运动,指出戏剧改革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过程的逐渐融合与高度一致。在强力的国家政权建立之后,民间地方戏自然而然地被纳入到现代性的国家意识形态建构之中,从原始自发的状态转变为由政府主导的状态,呈现出奇特的、充满矛盾的样貌。 结语对本文加以总结,认为《登记》的改编体现了国家对地方戏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也反映了地方戏如何参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登记》被反复改编,说明了国家是如何一步一步将私人婚姻(私人事务)纳入到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并且将之视为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因此,改编后的《罗汉钱》实质上是一个复杂的意识形态混合体,民间、官方、民族、传统、个人、现代、国家的各种因素都混杂其中,并互相发生作用,体现了过渡时代文化现象的独有特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207.42;I207.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琳;农民视角下的民族国家想象[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云驰;《婚姻法》的变迁与社会价值观念的演变[J];当代法学;2003年08期
2 张成洁;莫宏伟;;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宣传与贯彻运动述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李艳兵;;《小二黑结婚》与《晋冀鲁豫边区婚姻暂行条例》互动探析[J];长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杜赞奇;刘昶;;中国漫长的二十世纪的历史和全球化[J];开放时代;2008年02期
5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贯彻婚姻法运动月工作的补充指示[J];陕西政报;195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凯;;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进程和理论成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沈杏培,彭接燕;被遮蔽的知识分子群像——论《红旗谱》中的知识分子形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黄延敏;;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研究的环境考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方元务,张继延;美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启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刘锋杰;意识形态的迷雾——读柯灵《遥寄张爱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赵艳;;再论赵树理文学创作的现实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7 赵艳;;论《创业史》中的民间形态及美学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8 孙晓燕;;谈莫言小说《红高粱》体现的人的本性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9 李慧慧;;文艺思想在意识形态下的选择——论胡风超越时代的文艺思想特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10 尹德胜;;剧作中的人物性格和戏剧情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阳;;隐私话语的诞生与大众传媒业——一种知识考古学的路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建敏;孙理;;关于加强高校党内民主建设的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10年
3 蓝善康;;毛泽东在延安的文艺论与瞿秋白脉承又有区别[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四辑)[C];2010年
4 黄启后;;儒学与现代化探析[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5 何国瑞;;坚持社会主义文艺的价值取向[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九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3年年会论文集[C];1993年
6 朱敏彦;齐卫平;;上海抗战文化的发展与抗争[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范玉吉;;毛泽东文艺思想对涉法文学的现时代意义[A];延安文艺与先进文化建设研究——“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李秀芳;吴永;;论延安精神的人文价值[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9 张健;;中国共产党实行党内民主的优良传统及其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刻影响[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10 郭玉琼;;发现秧歌:狂欢与规训——论20世纪40年代延安新秧歌运动[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8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9 胡友培;城市沿街小型商业的形态呈现与成因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10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树军;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说情爱叙事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京;中国戏剧戏曲表演中对于动情点的诠释及其处理[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陈洁丽;学校教育惩戒权的国际比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李湘;论虹影小说的河流意象[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周磊;法律与身体[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赵俊杰;论我国死刑废除中的民意引导[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陈湘连;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袁慎浩;新文化传播视域下的鲁迅与《新青年》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萨支山;;当代文学中的柳青[J];当代文坛;2008年05期
2 郭维;;芲好月圆——根据赵树理小说“三里湾”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J];中国电影;1957年06期
3 刘旭;;赵树理的农民观:“现代”的限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段从学;;高增福与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刘勇;抗战文学中的新人形象与苏联文学[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罗关德;民本立场与官本立场的冲突与调和——论《三里湾》中的两个赵树理[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7 季中扬;;乡村文化与现代性[J];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8 皇甫风平;孟中;;从苦难者到“新农民”——20世纪中国农民文学形象的历史转变[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王军宁;;凡人琐事里的真实世界——另一种视角中的《三里湾》[J];名作欣赏;2007年20期
10 王力;;四种知识谱系的对话——以1940-1960年代赵树理的被接受情况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西超;红色版图上的想象之旅[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怡;论赵树理“文摊”小说的民俗美[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佘翠华;论赵树理的民间立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雨露;赵树理作品人物形象的民间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汪洋;试论赵树理小说的民间叙事风格[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唐文其;赵树理小说的经典化与传播[D];厦门大学;2007年
6 鲁普文;论传统儒家思想对赵树理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连峰;论赵树理的文学“新启蒙”[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陶毅,明欣;离婚:单一破裂主义或混合主义[J];法学研究;1999年06期
2 乔润令;传统民俗与山西社会的区域特色[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3 马忆南;二十世纪之中国婚姻家庭法学[J];中外法学;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运通;赵树理小说人物描写琐谈[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2 董晨;;执拗的田野清风——感悟赵树理小说创作风格[J];校园心理;2008年12期
3 呂亞人;;論赵树理的小說創作[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2年S6期
4 黄建国;再论赵树理小说的喜剧美[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5 傅书华;对赵树理小说真善美的再认识[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6 王吉鹏;宋微;;寂寞的守望——评朱庆华《赵树理小说新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黄建国;论赵树理小说的人物心理描写[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8 韩府;;谈赵树理的小说标题[J];中文自学指导;1994年01期
9 黄科安;大众化叙事策略与可说性的文本——学术界关于赵树理小说创作的一种解读[J];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03期
10 高捷;;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美[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巧凤;;葛水平:独特的性别触摸[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3)[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康吉仁;[N];太行日报;2010年
2 张晓丽;[N];文艺报;2005年
3 傅书华;[N];山西日报;2011年
4 雷媛;[N];西部时报;2009年
5 傅书华;[N];光明日报;2000年
6 齐峰;[N];山西日报;2010年
7 张炯 贺绍俊 吴秉杰 林为进 崔道怡 包明德;[N];文艺报;2003年
8 早报记者 肖婷;[N];东方早报;2011年
9 何民;[N];中国商报;2000年
10 罗云川;[N];中国文化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刚;民间文化与赵树理小说[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宪国;赵树理的身份认同与小说创作[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慧智;论赵树理小说中的妇女解放思想及其局限性[D];山东大学;2012年
4 何文上;多元化时代中的新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凌文芳;赵树理小说的语言风格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伟;日常需求的匮乏与满足[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吴梅;一种底色 两种风景[D];安徽大学;2011年
8 王晓丽;赵树理小说的戏剧改编[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军;被遮蔽的“现代性”[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10 李婷;现代性视域下的延安文艺[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宣传与贯彻运动述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3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13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