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偶权的民法保护及完善
[Abstract]:As we all know, the family is the most basic social unit and economic uni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is the basic relationship of human relations. Therefore, the study on the right of spouse to adju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interests of both husband and wife. It also concerns the interests of other members of the family, the interests of the whole society-social stabi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maintenance of the moral system. The right to spouse is a right of identity, which has been generally recognized b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fter comparing various theories about spouse right, this paper generalizes the concept of spouse right, and holds that spouse right is legally enjoyed by both husband and wife on the basis of legal marital relationship, and takes the interest of husband and wife as the object. Equal exclusive control of their identity interests, the other party and any other person shall not violate the right to identity. Through discussing the concept, leg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crete contents of the right of spouse, we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ight of spouse. Infringing on spouse's right belongs to general tort act, also has four elements in constitution. After classifying and discussing the tort of spouse right, the legal liability of infringing spouse right is expounded. Final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eficiency of the existing law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of spous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perfect the legislation of the right of spouse in our country.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9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可佳;;试述配偶权侵权及救济[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2 荣超;;浅析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1年18期
3 兰希;;论配偶权的救济[J];知识经济;2011年16期
4 李永;张驰;;第三者插足侵害配偶权的民事责任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5 杨世增;;试论死者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J];行政与法;2011年07期
6 刘余香;;论对“第三者”的法律规制[J];法学杂志;2011年08期
7 孟美玲;;有关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1年16期
8 唐瑜;;论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可诉依据及救济对策[J];群文天地;2011年08期
9 覃怡;;论胎儿利益的民法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10 孙艳军;;婚内救济制度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安国江;;试论身体权的民法保护[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安国江;;试论身体权的民法保护[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3 王巧玲;林秀玲;;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论文集[C];2004年
4 刘万福;;“性”健康的民法保护——从全国首例“性”权利胜诉案说起[A];江苏省性学会第五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徐道德;;反思公民环境权的民法保护——读吕忠梅的《沟通与协调之途—论公民环境权的民法保护》有感[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刘万福;;论“性”健康与民法保护——全国首例“性”权利胜诉案的思考[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7 李长凤;;浅谈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8 塔娜;;论离婚损害赔偿中的举证难[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路涛;;论夫妻间的民事代理行为[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10 梁达西;;绿色民法典:关注并规范环境法律问题[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为“夫妻配偶权”[N];安徽经济报;2002年
2 记者 黄秀丽;夫妻之间是否存在配偶权[N];北京日报;2000年
3 温毅斌;公众人物不道德隐私该不该受民法保护[N];法制日报;2003年
4 何莹;浅谈配偶权侵权中的精神损害赔偿[N];西藏日报;2005年
5 荣伟 吴建丽 任宗英;配偶权婚姻法修订能否绕开[N];检察日报;2000年
6 刘红军;家庭暴力中的民法保护[N];中国妇女报;2000年
7 吴晓芳;“配偶权”之我见[N];人民法院报;2000年
8 早报记者 张颖;专家否认婚姻法将修改追究小三侵犯配偶权[N];东方早报;2010年
9 张清郎;配偶权:道德与法律的碰撞[N];检察日报;2001年
10 闻铭;对诉权的保护应纳入民法保护范畴[N];江苏法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铁军;刑民实体关系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2 李春;商事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邾立军;器官移植民法基本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石悦;医疗知情同意的民法阐释与制度建构[D];黑龙江大学;2012年
5 陈龙江;人格标志上经济利益的民法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沃耘;民事自助行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杨金丹;网络隐私权的私法保护[D];吉林大学;2010年
8 雷秋玉;我国台湾地区不动产登记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石睿;空间隐私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童列春;私法中的身份调整[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綦家通;配偶权的民法保护及完善[D];吉林大学;2005年
2 李婉秋;论网络隐私权的民法保护[D];吉林大学;2007年
3 曹巍;人格权民法保护若干问题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4 戈娇;患者隐私权的民法保护[D];吉林大学;2008年
5 张秀萍;论我国未成年人权益的民法保护[D];内蒙古大学;2004年
6 祁秀霞;论胎儿利益的民法保护[D];郑州大学;2004年
7 刘彦民;隐私权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吴科春;论声音权属性及保护[D];吉林大学;2010年
9 张沫;公司法人财产权及其民法保护[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雷蕾;城市房屋拆迁的民法保护[D];河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724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172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