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非婚生子女认领与准正制度初探

发布时间:2018-12-21 17:32
【摘要】:正 非婚生子女,"系指在婚姻关系外受胎所生的子女",有的国家亦称之为私生子。在亲属法发展史上,非婚生子女之法律地位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受歧视到受保护的过程。现代社会大都确定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许多国家亲属法中均设有认领与准正制度,以使非婚生子女依法取得婚生子女的资格。我国婚姻法中没有非婚生子女认领与准正制度,只是概括性地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第19条),此项过于笼统的规定不利于非婚生子女的健康成长已成为共识。本文拟就非婚生子女的认领和准正问题进行探讨,以抛砖引玉,共为完善我国婚姻家庭立法作贡献。
[Abstract]:Children born out of wedlock refer to children born out of wedlock, which are also called illegitimate children in some countries. In the history of kinship law, the legal status of children born out of wedlock has gone from nothing to existence, from discrimination to protection. In modern society, the legal status,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children born out of wedlock are mostly determined. In many countries, there is a system of claim and right in the laws of relatives, so that children born out of wedlock can obtain the qualification of legitimate children according to law. In our marriage law, there is no system for the claim and correction of children born out of wedlock, but it is generally stipulated that "children born out of wedlock shall enjoy the same rights as children born in wedlock, and no one shall endanger or discriminate against them" (Article 19). It has become a consensus that this too general rule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healthy growth of children born out of wedlock. This paper intends to discuss the issue of the claim and correction of children born out of wedlock so as to contribute to the perfection of the legislation on marriage and family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J];人民司法;1980年10期

2 ;新婚姻法问答[J];人民司法;1980年12期

3 董立坤;;国际私法发展的新阶段[J];政治与法律;1982年02期

4 陶正华;关于我国国籍法中解决双重国籍问题的规定[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3年01期

5 董立坤;国际私法发展的新阶段[J];政治与法律;1983年02期

6 谭向北;;社会主义亲子法律关系试析[J];现代法学;1983年03期

7 朱有钰;;苏联婚姻家庭法的改革及其社会后果[J];国际观察;1983年04期

8 董晓阳;;苏联青年的婚前性问题[J];青年研究;1983年04期

9 易俊;各国继承法的比较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10 王贞韶;她俩是养姐妹关系还是养母女关系?[J];法学;1984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重新认定重婚标准[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常绍君 记者 赵洁;浓浓的《母爱》[N];中国妇女报;2000年

3 周兰林 段小兵;兰州市低收入群众生活状况分析[N];甘肃日报;2000年

4 吴世红;非婚生子女与生父母权利义务关系的完善[N];检察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宋安明;婚姻法有望这样修改[N];检察日报;2000年

6 记者 刘岚;加大对重婚罪的处罚力度[N];人民法院报;2000年

7 特邀嘉宾:北京市工商局局长 王纪平 本期主持:张季;网络经济——市场监管新课题[N];市场报;2000年

8 袁立新;专家呼吁尽快给亲子鉴定立规矩[N];中国医药报;2000年

9 卫爱民(律师);为何我国禁止“借腹生子”[N];北京日报;2001年

10 北京海淀法院民庭副庭长 陈争争;婚姻法,请别太原则化[N];中国妇女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京杰;中英儿童权利保护立法与司法实践之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张剑;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李楠;先决问题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张水红;论人工生殖亲子身份的认定[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李细平;亲权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丁美君;探望权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孙海杰;亲子法的价值定位与制度救济[D];黑龙江大学;2006年

8 徐艳燕;论教会对基辅罗斯习惯法的改造[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谈婷;澳大利亚儿童权利保护的立法与司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黄维萍;“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在非常态亲子关系中的立法体现不足与完善[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892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3892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0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