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论对未成年人家庭暴力的防治

发布时间:2018-12-23 10:57
【摘要】:近年来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引人关注。2016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以下简称《反家庭暴力法》)使得防治家庭暴力进入新阶段,有助于进一步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但是该法实际实施后的效果如何,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能否得到有效扼制,将有待实践检验。为更好的完善未成年人的法律保障体系,我们认为应该从未成年人自身的特殊性出发,法律规制、救济途径也应有其针对性。本文以“论对未成年人家庭暴力的防治”为题,结合已经实施的《反家庭暴力法》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除引言外,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据以研究的案例。本部分从两个典型的案例出发,首先对案例进行介绍,其次对这两个案例进行评析,指出我国在处理针对未成年人家庭暴力时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对未成年人家庭暴力的理论考量。本部分对未成年人家庭暴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从未成年人自身的特殊性出发分析了对未成年人家庭暴力的特征及原因,其中原因包括传统文化的影响,施暴者自身的原因以及法律规范的缺失等。第三部分:域外防治对未成年人家庭暴力的立法现状与评析。本部分重点以美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体例为研究对象,对其立法现状进行介绍并评析。第四部分:我国防治对未成年人家庭暴力的立法现状及不足。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防治对未成年人家庭暴力的立法现状,最新的立法成果就是《反家庭暴力法》的颁布,结合已经实施的其他法律法规,指出它们的不足之处。第五部分:完善我国防治对未成年人家庭暴力的建议。本部分提出在构建保护未成年人体系时应坚持“未成年人最大利益”原则,在法律体例上设未成年人保护专章,改进举证制度,明确父母监护权撤销后的法律责任,以便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
[Abstract]:Domestic violence against minors has occurred from time to time in recent years. The Anti-domestic violenc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Anti-domestic violence Law), which has been implemented since March 1, 2016, has brought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omestic violence to a new stage,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further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f vulnerable groups. However,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law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domestic violence against minors can be effectively curbed, will need to be tested in practice.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legal protection system of minors, we think that we should proceed from the particularity of minors, legal regulation, relief channels should also be targeted. This article takes "on the prevention and cure of the domestic violence of the minor" as the topic, unifies already implemented "the domestic violence law" carries on the more thorough ponder, 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the case based on the research. This part starts from two typical cases, first introduces the cases, then analyzes the two cases,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dealing with domestic violence against minors in our country. The second part: th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 of domestic violence against minors. This part defines the connotation of domestic violence of minors,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domestic violence against minors, including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particularity of minors. The causes of the perpetrators and the lack of legal norms and so on. The third part: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legislation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omestic violence against minors. This part focuses on the legislative style of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Taiwan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e fourth part: our country prevents and controls the domestic violence against the minor the legisla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insufficiency. This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legislation status of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domestic violence against minors in our country. The latest legislative achievement is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Anti-domestic violence Law. Combined with other laws and regulations that have been implemented,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ir shortcomings. The fifth part: consummate our country to prevent and cure the domestic violence against the minor suggestion. This part proposes that the principle of "the best interests of minors" should be adhered to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protection of minors, the special chapter on the protection of minors should be set up in the legal system, the system of proof should be improved, and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after the revocation of parental custody should be clarified. In order to better protect minors.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晓闻;上海召开“制止家庭暴力、保障妇女权益”研讨会[J];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04期

2 曹诗权;中英维护妇女权益、防止家庭暴力研讨会综述[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刘淑媛;关于家庭暴力的若干思考[J];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4 ;会诊家庭暴力[J];人民公安;2000年13期

5 刘梦;什么是家庭暴力?[J];人民公安;2000年13期

6 李玫瑾;家庭暴力,绝非孤立的社会现象[J];人民公安;2000年13期

7 李玫瑾;家庭暴力不再是私事[J];人民公安;2000年13期

8 张荣丽;关于家庭暴力的几点法律思考[J];人民公安;2000年13期

9 荣维毅;消灭家庭暴力[J];人民公安;2000年13期

10 段京连;禁止家庭暴力[J];人民公安;2000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强;;当代中国家庭暴力探析[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2 江文庆;杜亚松;;家庭暴力环境:儿童虐待的形式[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飞;;浅析家庭暴力[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2辑)[C];2007年

4 黄克界;;论家庭暴力中妇女权益的保障[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1辑)[C];2008年

5 孙苑芳;孙越隆;;关于家庭暴力的社会学思考——贵阳市个案研究[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符琼芬;孙雨寒;;家庭暴力案件中应注意的八个问题[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7 庞明慧;;《中国妇女报》家庭暴力报道内容分析[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冉冉;;浅析家庭冷暴力及其对策[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9 王歌雅;;家庭暴力的背景因素与惩处机制[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孙秀慧;;家庭暴力对受害女性的影响初探[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家庭暴力轻的也应法治[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张俊凤;用法规制止家庭暴力[N];中国妇女报;2000年

3 记者席淑君 通讯员张军萍;青岛创建“零家庭暴力社区”[N];中国妇女报;2002年

4 杨涛;家庭暴力与职务高低无关[N];中国妇女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张翠燕;遭遇家庭暴力就勇敢地站出来[N];赤峰日报;2005年

6 薇薇安 辛文;家庭暴力不容忽视[N];中国改革报;2004年

7 孟群华 潘华虹;为何产生家庭暴力 半数公众不知内因[N];中国人口报;2003年

8 周华 邓苏勇;我国开始重视家庭暴力防治[N];中国审计报;2002年

9 福联;应明确规定制止家庭暴力[N];法制日报;2000年

10 陈本建;在生活中为什么大多数人都选择非法律方式解决家庭暴力[N];法制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邢红枚;家庭暴力受虐妇女杀夫犯罪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秦志远;论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的民法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曹玉萍;湖南家庭暴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4 杨肖光;家庭暴力干预政策过程分析及社会组织在其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8年

5 于涓;女性视角下的夫妻间权利义务平衡[D];武汉大学;2012年

6 张勇;孕期家庭暴力与孕妇心理、产后抑郁、新生儿神经生化及遗传—环境交互作用对婴儿认知行为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雅蓉;论家庭暴力行为及其法律规制[D];山西大学;2007年

2 黄迎;上海孕产妇家庭暴力现状及服务机构应对能力的现况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莫良丰;民事保护令—家庭暴力受害人的事前法律救济[D];湘潭大学;2008年

4 邓刚健;和谐社会背景下反家庭暴力的法理思考[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5 管霜梅;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探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周洁;试论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陈庆鹏;论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都正伟;家庭暴力及其防治对策[D];南昌大学;2008年

9 管燕燕;我国内地与港台地区防治家庭暴力立法与实践研究及启示[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朱琦辉;我国反家庭暴力的立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89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389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d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