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确立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的社会意蕴

发布时间:2018-12-29 12:13
【摘要】: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不仅是人类进化与发展过程中自然选择规 律的基本要求,也符合社会规范两性关系的基本宗旨,同时还可以强化人们在生育问题上的责任感,减少非婚生子 女的出生率,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Abstract]:The legal status of children born out of wedlock is a very important issue in modern society. It is not only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the laws of natural selection in the course of human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but also accords with the basic purpose of social norms of gender relations, and it can also strengthen people'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in fertility issues and reduce the birth rate of children born out of wedlock. It is good for the stability of the family and society.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法律系
【分类号】:D923.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青;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比较——以典型国家和地区为例[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刘兴树,张云;论我国的无效婚姻制度[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赵敏,余荣红;应明确子女为探望权的权利主体——兼评我国探望权制度的立法宗旨[J];前沿;2005年05期

4 冯恺;分居制度与配偶权关系探析[J];法学论坛;2001年04期

5 张荣现;关于建立我国探视权制度问题初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6 刘大庆;完善我国探视权制度的法律思考[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张加文;民法视野中的婚内强奸罪[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尹海文,宁立标;配偶权的具体内容探析[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张新;析婚姻法中的探望权[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10 陈红;浅析探望权的中止与恢复——《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的理解与适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丽燕;;试论第三人侵害夫妻身份权的损害赔偿——兼评我国婚姻法离婚过错赔偿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克霞;革命与变迁[D];山东大学;2007年

2 曾康;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黄宇;婚姻家庭法之女性主义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马威;北方蒙汉边际地区的轮养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周安平;性别平等的法律建构[D];苏州大学;2004年

7 王长坤;先秦儒家孝道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8 李俊;离婚救济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张燕玲;人工生殖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法勇;弱势群体人权保护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2 陈钉;我国夫妻财产制完善之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3 钱震杰;论我国探望权制度及其完善[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4 孙蓓蓓;论婚姻法中的夫妻财产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5 陈玉英;亲子关系确定的法律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6 严利东;同居关系的法律调整[D];湘潭大学;2006年

7 白涛;涉外结婚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陈晓琴;离婚妇女财产性权益保护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肖宏宇;配偶权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黄学军;婚约及其立法构想[D];吉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景真;;英国的非婚生子增多[J];世界知识;1993年07期

2 陈佩群;海峡两岸父母子女关系之法律比较[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3 杨立新;论婚生子女否认与欺诈性抚养关系[J];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04期

4 李薇;东京高等法院裁定日本民法第900条违宪[J];外国法译评;1994年02期

5 王媛媛;母亲抚养更合理[J];法律与生活;1995年09期

6 傅郑生;关于夫妻离婚后的子女抚养问题[J];政法学刊;1995年04期

7 ;如何确定亲子关系[J];中国律师;1995年06期

8 董红;一例非婚生子女抚养费纠纷案[J];法学杂志;1997年05期

9 蔡道通,蒋传光;论婚生否认与非婚生认领[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10 姚毅;张某有权做父亲[J];中国律师;1997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袁立新;亲子鉴定应加快规范化[N];广东科技报;2000年

2 海山;易被忽视的老年人权益[N];河北经济日报;2000年

3 宋海英 本报记者 卢军;“亲子鉴定”升温的背后[N];黑龙江日报;2000年

4 吴世红;非婚生子女与生父母权利义务关系的完善[N];检察日报;2000年

5 咸春玲;妈妈,,您为什么不要我[N];中国社会报;2000年

6 邹鲁军;第46条:通奸生子不属赔偿范围[N];中国妇女报;2002年

7 本报专稿/邹鲁军;《婚姻法》的一处缺陷及其补救[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2年

8 信息时报法律工作室;非婚生子的抚养义务如何承担?[N];信息时报;2002年

9 ;私生子上法庭 索讨抚养费[N];中国妇女报;2003年

10 王英;科技进步与社会秩序的重建[N];中国审计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丽娥;海峡两岸无效婚姻制度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徐斌;亲权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3 鲍红香;父母子女身份确定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4 李叶;我国亲权制度的构建[D];湘潭大学;2003年

5 何菊花;论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王灵;英国婚姻家庭继承法现代化简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解恒奎;论婚生子女的否认[D];黑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948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3948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e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