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探望权执行难问题的反思和出路
发布时间:2021-08-15 04:10
探望权执行难问题依然是当前社会重要热点问题。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当事人对探望权协助义务的不履行,被探望子女的不配合,以及案外人的阻碍使得司法实践中的探望权华而不实。探望权执行难问题不全由其内在特征所决定,而是根源于传统婚姻观念的影响和司法制度的不完善。故其根治不在于强制手段的应用,思想观念的转变才能做到药到病除。但目前我国可先通过设置"婚姻课堂",重视调解等柔性执法手段,完善探望权执行主体、方式等相关规定来解决探望权执行难的当务之急。同时,亦可创新"网络视频探望"方式,增设诉讼代理人制度以提高探望权执行效率。
【文章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2019,39(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困境:我国探望权执行难之体现
(一) 被执行人不承担协助义务
(二) 被探望子女拒绝探望
(三) 案外人阻碍探望权执行
二、反思:我国探望权执行难之分析
(一) 传统婚姻家庭观念的“后遗症”
(二) 现有法律规定的“半面妆”
1. 探望权性质定位不准
2. 探望权行使主体范围过窄
3. 探望权行使方式、中止事由模糊
(三) 探望权执行特征的罅隙
三、出路:我国探望权执行之完善
(一) 减少对抗制诉讼, 柔性执行
(二) 扩大探望权主体外延, 保障执行
(三) 细化探望权中止事由, 依法执行
(四) 创新探望权行使方式, 高效执行
(五) 加重阻权惩处力度, 严格执行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隔代探望”的法理基础、权利属性与类型区分[J]. 庄绪龙. 法律适用. 2017(23)
[2]论隔代探望权的法律性质及立法构思——以江苏首例“隔代探望权”案为视角[J]. 浦纯钰.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6(06)
[3]探望权的制度价值探析[J]. 景春兰,刘敏怡.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4]从理念到制度的转变:离婚亲子法中的“儿童最大利益”原则[J]. 冉启玉. 湖北社会科学. 2012(11)
[5]离婚背景下子女监护问题研究[J]. 韩冰.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2(04)
[6]对探望权立法的法理分析及其完善[J]. 蔡永民,张智渊.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6(05)
[7]探望权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J]. 倪春南,闵振华. 人民司法. 2002(09)
[8]探望权及其强制执行[J]. 胡克莉. 人民司法. 2002(07)
[9]浅谈探望权及其强制执行问题[J]. 秦秀敏. 人民司法. 2001(09)
本文编号:3343826
【文章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2019,39(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困境:我国探望权执行难之体现
(一) 被执行人不承担协助义务
(二) 被探望子女拒绝探望
(三) 案外人阻碍探望权执行
二、反思:我国探望权执行难之分析
(一) 传统婚姻家庭观念的“后遗症”
(二) 现有法律规定的“半面妆”
1. 探望权性质定位不准
2. 探望权行使主体范围过窄
3. 探望权行使方式、中止事由模糊
(三) 探望权执行特征的罅隙
三、出路:我国探望权执行之完善
(一) 减少对抗制诉讼, 柔性执行
(二) 扩大探望权主体外延, 保障执行
(三) 细化探望权中止事由, 依法执行
(四) 创新探望权行使方式, 高效执行
(五) 加重阻权惩处力度, 严格执行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隔代探望”的法理基础、权利属性与类型区分[J]. 庄绪龙. 法律适用. 2017(23)
[2]论隔代探望权的法律性质及立法构思——以江苏首例“隔代探望权”案为视角[J]. 浦纯钰.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6(06)
[3]探望权的制度价值探析[J]. 景春兰,刘敏怡.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4]从理念到制度的转变:离婚亲子法中的“儿童最大利益”原则[J]. 冉启玉. 湖北社会科学. 2012(11)
[5]离婚背景下子女监护问题研究[J]. 韩冰.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2(04)
[6]对探望权立法的法理分析及其完善[J]. 蔡永民,张智渊.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6(05)
[7]探望权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J]. 倪春南,闵振华. 人民司法. 2002(09)
[8]探望权及其强制执行[J]. 胡克莉. 人民司法. 2002(07)
[9]浅谈探望权及其强制执行问题[J]. 秦秀敏. 人民司法. 2001(09)
本文编号:3343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343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