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未成年家暴受害者适用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1-09-04 07:43
  提及家庭暴力的话题,社会大众的印象一般是以两性婚姻暴力为代表的成年人间的家庭暴力,而对未成年人遭遇家庭暴力的关注却相去甚远,甚至认为是一种教育行为。相比于两性婚姻暴力,因未成年人自我救助能力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等特殊性,针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往往更具隐蔽性,且结果表现为身体和心理上双重的严重性。自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以来,我国家暴防治工作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同时,人身安全保护令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的“亮点”,在防治家暴的司法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其制度的优越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5条针对未成年家暴受害者明确了特殊保护原则,然而,无论是在具体立法条文上还是司法实践中,人身安全保护令都没有对未成年家暴受害者进行区分适用。因此,本文通过对裁判文书网等数据库所公布的人身安全保护令进行检索、统计和分析,并利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国内外关于未成年人适用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法律实践进行总结和借鉴,从未成年家暴受害者的特殊性角度出发,完善其在人身安全保护令适用上的不足。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总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概述,主要对当前我国人身安全保护... 

【文章来源】:福州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述评
        1、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2 、域外法律实践述评
    (三) 选题创新
一、未成年家暴受害者适用人身安全保护令概述
    (一) 未成年人适用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现状
        1、立法规定
        2 、司法实践
    (二) 未成年人遭受家暴的特征分析
        1、受暴主体的特殊性
        2 、受暴形式的隐蔽性
        3 、自救行为的消极性
        4 、受暴结果的严重性
    (三) 未成年人特殊适用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理论基础
        1、未成年人的利益最大化原则
        2 、未成年人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二、未成年家暴受害者适用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困境分析
    (一) 提出申请阶段
        1 、人身安全保护令的适用范围受限
        2 、代为申请主体范围及强制力不足
    (二) 法院审查阶段
        1、证明标准过高
        2、紧急安置不明
    (三) 实施执行阶段
        1、保护令内容缺乏针对性
        2、执行的配套措施不完善
        3、保护令撤销程序不明确
    (四) 其他相关问题
        1、家暴评估机制未建立
        2 、法律社会化程度不足
三、未成年家暴受害者适用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域外启示
    (一) 域外未成年人适用保护令的法律实践
        1、适用范围
        2、证明标准
        3、主要内容
        4、配套制度
    (二) 域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1、承认儿童特殊
        2、注重家庭修复
        3、重视预防教育
四、未成年人家暴受害者适用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制度完善
    (一) 提出申请阶段
        1、扩大人身安全保护令适用情况
        2、增加代为申请的义务主体范围
        3、代为申请机制的强制层次设计
    (二) 法院审查阶段
        1、降低证明标准
        2、完善紧急安置
    (三) 实施执行阶段
        1、健全保护令措施内容
        2、建立执行的配套措施
        3、严格保护令撤销程序
    (四) 其他必要措施
        1、构建专业的家暴评估机制
        2、建立预防教育与宣传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谢辞
个人简历和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当今家暴的传统法律原因[J]. 王立民.  政治与法律. 2017(12)
[2]家庭暴力下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保护[J]. 胡向阳,段喆斐.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7(05)
[3]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家庭暴力法律规制比较研究[J]. 张南南.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8)
[4]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暴力防治探究[J]. 于晶.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7(03)
[5]未成年人遭遇家暴的司法保护[J]. 李静.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7(03)
[6]家庭暴力受害儿童的求助及其承接问题研究[J]. 谢娜,蔡迎旗.  当代青年研究. 2017(02)
[7]人身安全保护令独立性的制度价值及其实现[J]. 李瀚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8]反家庭暴力法若干规定的学理解读[J]. 薛宁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9]以反家庭暴力法为视角观中国儿童人权的保护[J]. 宋今.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01)
[10]评《反家庭暴力法》——以海峡两岸四地为视角[J]. 刘黎明,卢银华.  政法学刊. 2016(05)

硕士论文
[1]儿童遭受家庭暴力的法律救济研究[D]. 周媛媛.扬州大学 2017
[2]我国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研究[D]. 刘丹.吉林大学 2017
[3]反家庭暴力救助制度研究[D]. 耿林林.广西师范大学 2017
[4]论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制度完善[D]. 候慧敏.山东大学 2017
[5]针对未成年人家庭暴力的法社会学研究[D]. 夏治禹.重庆工商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382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382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d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