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决对中国影子银行业务的间接激励——金融商法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法院判决对中国影子银行业务的间接激励——金融商法的视角 出处:《清华法学》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影子银行 法律与金融理论 金融的法律理论 金融商法的分析路径
【摘要】:针对传统的法律与金融理论对影子银行产生原因的不尽如人意的解释,次贷危机后在美国兴起的金融的法律理论在解释作为中国影子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银行理财产品时,认为法律规则作为金融系统的内生结构塑造了银行理财产品。但这种解释的苍白在于未能说明金融监管机构对影子银行的禁止性或限制性规定与影子银行发展的正相关关系。作者认为,现有的各种解释在提及法律时,多关注公法层面的金融监管,忽视作为交易基础的合约在私法上的效力和履行,是不全面的。作者通过对企业间借贷、证券市场场外配资等两类在我国常被法院认定无效的合同的裁判规则的梳理,发现法院即使在认定合同无效后,往往还支持借出方对借入方的本金和适度的利息请求,并论证法院的这种判决实质上怂恿和助长了影子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对金融现象进行法律考察,必须把民商事立法和司法纳入法律的范畴。
[Abstract]:In view of the traditional legal and financial theory of shadow banking causes of unsatisfactory explanation. After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rise of the legal theory of finance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ina's shadow banking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banking financial product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legal rules, as the endogenous structure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have shaped the banking financial products. But the pale explanation lies in the failure to explain the prohibitions or restrictions imposed by the financial regulators on shadow bank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hadow banks. Positive correlation. When referring to the law, the existing explanation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financial supervision in the public law level, ignoring the effectiveness and performance of the contract as the basis of the transaction in private law, which is incomplete. Stock market OTC allocation and other two categories in our country are often found by the court invalid contract adjudication rules combing, even after the court found that the contract is invalid. It also often supports the lender's request for principal and appropriate interest, and argues that the court's decision actually encourages and encourages the development of shadow banking in our country, and carries on the legal investigation to the financial phenomenon. Civil and commercial legislation and justice must be brought into the scope of the law.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基金】:中国法学会金融法治方阵重点委托研究课题“中国影子银行的法律规制”的成果
【分类号】:D922.281
【正文快照】: 目次一、引言二、对金融创新和影子银行成因的传统经济学和法律解释及其不足三、金融的法律理论及其对影子银行成因的解释:进步和遗憾四、法院对企业间借贷、证券市场场外配资案件的判决及其效应五、结论和建议*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本文为中国法学会金融法治方阵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莉;;论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产生、影响及监管[J];晋中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2 李斌;;影子银行“基本法”出台[J];新财经;2014年02期
3 ;“影子银行”的法律涵义及在我国的具体表现形式[J];金融发展评论;2011年09期
4 吴凤君;陈坤;;影子银行的法律涵义及我国的监管路径[J];海南金融;2012年05期
5 庄长兴;;从法律关系的视角看我国“影子银行”的表现形式[J];南方金融;2012年10期
6 丁铭;;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理论与监管研究[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4年03期
7 沈伟;;中国的影子银行风险及规制工具选择[J];中国法学;2014年04期
8 朱伟一;;中国式影子银行的法律定性[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9 陈南辉;;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10 彭江莱;;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法律思考——美国影子银行监管框架对我国的启示[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崔宇清;;影子银行及其监管问题研究——基于影子银行工具的法律分析[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2 尚玮;;影子银行风险防范与法律规制研究[A];金融法学家(第四辑)[C];2012年
3 李真;;“中国式影子银行”:体系、风险与法律监管路径[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陈丽平;尽快完善监管影子银行法律规定[N];法制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朱宁宁;无法律明确授权监管影子银行难发威[N];法制日报;2014年
3 本报实习记者 张爽 孙潇潇;影子银行法律关系亟待明确[N];中国证券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璐;影子银行监管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赵会芹;影子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3 张思齐;论我国影子银行的法律监管[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4 李凯;影子银行体系监管框架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王青云;影子银行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6 乔鸿飞;国际金融监管规制下的影子银行法律问题[D];复旦大学;2014年
7 左从娟;我国影子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构建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8 黄悦潇;我国影子银行融资风险法律规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9 韩丽;我国“影子银行”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10 李宝雄;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27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1427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