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与地方举债权限划分的法治原则
本文关键词: 中央与地方关系 举债权 法治保障 出处:《学术交流》2015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辅助性原则、财政联邦主义、地方民主制度完善及公民多元权利保障是科学界分中央与地方举债权限的理论基础。中央与地方举债权限划分失衡导致地方债务缺乏有效监管、地方政府透支中央政府、严重损害法治权威、制约地方民主政治发展及抬高地方政府融资成本等诸多弊端。新《预算法》对中央与地方举债权限界分也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问题。科学界分中央与地方举债职权,应当坚持公债要素法定、反举债成本外溢、反强制下放支出责任及与事务管辖权限相适应等基本原则。
[Abstract]:Subsidiarity principle, fiscal federalism. The perfection of the local democratic system and the protection of citizens' pluralistic rights ar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central and local authorities 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The imbalance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borrowing authority leads to the lack of effective supervision of the local debt. Local governments overdraw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eriously damage the authority of the rule of law.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democracy and raise the financing cost of local government and so on. The new Budget Law also has some problems to be improved on the division of central and local borrowing authority. Power. It is necessary to adhere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tatutory public debt elements, counter-borrowing cost spillover, anti-compulsory devolution of expenditure responsibility and adaptation to the jurisdiction of affairs.
【作者单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宪法视野下中央与地方举债权限划分研究”(12BFX034) 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三重”重大项目(2014-SZZD-30)
【分类号】:D922.21
【正文快照】: 近几年快速增长的地方政府债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从制度上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举债权限,实现中央与地方举债行为的规范化、法治化,以满足各级政府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瓶颈。为了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2015年起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苗连营;程雪阳;;宪法学视域中的地方公债制度[J];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贺俊程;我国地方政府债券运行机制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绍红;民主的路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视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杨泽章;;托克维尔与自由的正当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章敬平;;民意表达机制的实证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6 郑晓华;达尔经济民主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7 华国庆;;中国地方公债立法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傅林;;不能被忽略的历史:1607年以前的北美教育[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龙长安;高力克;;联邦制、国家统一与两种话语之争——对近代中国联邦制论争的回顾与思考[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10 乔印伟;;论新加坡民族国家创建的基础[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6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9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何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沈申甬;中国式民主的适切性与有效性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景旺;中美群体纠纷解决机制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章烽;论司法能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刁铭玉;查尔斯·泰勒现代性理论探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时炜;王大树;;地方政府债券的经济影响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3期
2 崔国清;;当前我国发行市政债券融资的策略选择及实施路径[J];财贸经济;2009年06期
3 张海星;;地方债放行:制度配套与有效监管[J];财贸经济;2009年10期
4 类承曜;吕蒙;;关于“准市政债券”的现实和理论思考[J];财政研究;2009年09期
5 金大卫;;我国地方政府发债:制度根源、风险控制、法律规范[J];财政研究;2010年01期
6 财政部预算司考察团;;美国、加拿大州(省)、地方政府债务情况考察报告[J];财政研究;2010年02期
7 潘文轩;;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运行风险及其化解——以偿债风险为中心[J];地方财政研究;2010年04期
8 苗连营;;和谐社会的宪政之维[J];法学评论;2006年01期
9 卢家昌;殷晓颖;周慧君;;地方政府市政债券融资的创新机制研究[J];南方金融;2009年04期
10 苏英;;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研究综述[J];改革与战略;2010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庞业军 邱南南;[N];中国证券报;2011年
2 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 左晓蕾;[N];上海证券报;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远新;正和互动: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新范式及其政策意义[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魏红英;西方发达国家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几点启示[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3 王彦智;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制化和民主化[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4 张志宇,张凤奎;超大社会: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的新视角[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5 王鹏;中央与地方关系理论研究的五个视角[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王双印;孙中山对中央与地方关系认识的演进[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04期
7 张志宇;张凤奎;;超大社会: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的新视角[J];长江论坛;2006年01期
8 郑言;梁磊;;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俄罗斯之比较研究[J];新视野;2006年03期
9 彭向刚;梁学伟;;以公共服务为主旨构建当代中央与地方关系[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6期
10 王雅芬;;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和谐发展[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蔚;;试论中央与地方关系之和谐[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2 郭为桂;;五十年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迁[A];五十年社会变迁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张剑雄;;论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和谐发展[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雷艳红;;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综述[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辛向阳;;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思想与实践[A];“邓小平理论与21世纪中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段海珍;卢珂;;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基于公共产品供给的视角[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7 张继才;;李大钊对中央与地方关系和国家结构的思考[A];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选集[C];2009年
8 雷艳红;;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综述[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军超;;中央与地方关系比较研究——从行政区划的角度[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艾琴;;博弈:房地产调控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 聂辉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新变化[N];东方早报;2013年
2 陶品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涂永珍;加强公共财政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的中央与地方关系[N];中国改革报;2006年
4 记者 方烨;新型央地关系应激励相容[N];经济参考报;2014年
5 魏加宁;日本的中央与地方关系[N];经济观察报;2006年
6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潘洪其;应善用民众的信任[N];东方早报;2007年
7 孙德超;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N];吉林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宁杰;“政令出不了中南海”的应对之策[N];人民法院报;2009年
9 李军杰;国家发展战略转型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10 ;分利化改革后的委托代理博弈[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SOUKSANH VANXAY(万赛);老挝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4年
2 梁学伟;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迁及其走向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杨红伟;分散与重构: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制度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吴帅;分权、制约与协调:我国纵向府际权力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立群;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顾煜;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裴维丽;国家法治建设视角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生;制度创新视角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5 薛建龙;论转型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构建[D];郑州大学;2010年
6 万存甫;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和变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刘立华;市场化进程中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杨晋;论转型时期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夏天;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赵智博;转轨时期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4922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1492297.html